52名高官辞职,菲内阁倒台,“友华派”任外长,中方专机已落地

内阁倒台,“友华派”出任外长,是否意味着中菲关系将迎来改善?是哪些因素促成小马科斯作出调整?

中期选举惨败,小马科斯大势已去。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只能断臂求生,将之前的心腹们全都推到台前当牺牲品,要求他们主动辞职。据央视新闻5月25日消息,截至目前,菲律宾政府已经有52名部长级官员主动递交了辞呈。除了经济团队的部分成员保留外,其余部门的大多数职位都有了大幅变动。

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莫过于菲外交部长职位的变动。菲原外长马纳罗已经辞职,接替他的是菲原副外长拉扎罗。外交部长人选的变动,或预示着菲律宾的外交政策将出现转向。拉扎罗在菲外交机构资历深厚,长期负责处理中菲双边事务以及东盟事务。去年南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就是由拉扎罗主要负责与中方对话沟通。

其实早在杜特尔特时期,拉扎罗就是菲律宾政府中,处理中菲关系的关键人物,综合各方的报道来看,她在南海以及中菲关系上,态度相对务实,也曾经说过不少利好中菲关系的话。例如2021年底,也就是杜特尔特政府执政末期,她曾在一场中菲论坛上公开表示,无论从地理还是历史的角度来看,中菲都是天然的朋友,并主张推动中菲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深化,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落地。所以她当时的言论,也被不少媒体视为菲外交机构中的“亲华”派。

如今小马科斯在中期选举后,选择将拉扎罗推到台前,主持菲律宾的外交工作,说明他在外交上可能已经开始转向,中菲关系或将迎来新的局面。如果小马科斯真打算纠偏,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一方面,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菲律宾勾连美国没少在南海挑衅我国,但不仅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还让菲律宾有了“乌克兰化”的趋势,极大恶化了自身地缘处境。

另一方面,现在东盟国家几乎都统一了战线,安心搞经济,不掺和地缘斗争。这其中基本上只有一个另类,那就是菲律宾。结果也都有目共睹,东盟其余国家,尤其是和中国走的比较近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反倒是菲律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这也是小马科斯输掉中期选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重要的是,现在菲律宾如果还不趁早纠偏,那么东盟搭上中国的快车时,也就没有其一席之地了。据外交部网站消息,5月25日上午,中方高层乘坐专机抵达印尼,与印尼总统举行会谈,并敲定了诸多合作事宜。再往前追溯,中方在贸易战爆发后,外交重心一直都放在东南亚。就在前几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上,双方共同宣布完成自贸区3.0版本的谈判。这些好消息都表明,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正在加速深化。如果菲律宾执意要为美国火中取栗,在中国与东盟间充当“楔子”的角色,那么得罪的可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将犯下众怒。

所以在面对内部经济发展压力,以及外部大趋势的境况下,小马科斯如果尚存理智,就应当求变,主动改善中菲关系。当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拉扎罗虽然此前的涉华言行相对务实,但她终归还是要遵从小马科斯的外交战略。对我们来说,小马科斯愿意悬崖勒马自然最好,中菲完全将重点放在合作而不是分歧。但同时也要保持底线思维,随时做好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