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访华,却总得不到中国回应,特朗普转身就对中国加100%关税?

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中美关系向来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最近特朗普的一系列动作更是让人们摸不着头脑,他频频释放访华信号,却始终得不到我国的正面回应。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特朗普又突然宣布对我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

内外交困下的求解

特朗普有意访华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美国经济面临重重挑战,通货膨胀高企、供应链危机频发、国内政治分裂加剧。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上涨4.8%,创下近十年新高,同时中美经贸摩擦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许多依赖我国供应链的厂商利润大幅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突破来提振国内信心,而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自然成了他的首要目标。

穆迪近期警告将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无疑是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当头一棒,面对内外交困,特朗普希望通过访华与我国达成某种默契,缓解美国经济的燃眉之急,但我国为何对他的示好无动于衷?

我国对特朗普访华请求的沉默,绝非简单的“置之不理”,在中美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我国选择以静制动,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

自中美经贸战以来,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降反升,尤其是在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逐渐摆脱了对美国的依赖。

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的贡献率已达32%,稳坐第一宝座,同时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与欧盟东盟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市场。

对于特朗普的访华请求,我国显然在掂量其诚意,毕竟美国近年来在关税技术封锁等问题上的反复无常,让我国不得不保持警惕。

更重要的是,我国希望看到美国在实质性问题上让步,比如取消部分不合理关税,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示好。

中美针对关税问题的小范围磋商无果而终,也从侧面印证了双方的分歧,这不禁让人疑惑,美国为何在此时又祭出关税大棒?

对中国起重机的100%加征

就在特朗普频频示好的同时,美国却在5月19日宣布对我国岸桥起重机加征100%关税,这一决定瞬间点燃了争议。

起重机作为港口运营的核心设备,美国对其需求旺盛,据美国港务局协会透露,目前美国已向我国订购55台起重机,未来6至10年内还将追加151台。

然而加征关税后,每台起重机的成本将翻倍,直接推高美国港口的运营成本,预计损失高达67亿美元,美国企业纷纷抗议,认为这一政策将严重削弱其竞争力。

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关税壁垒倒逼制造业回流,摆脱对我国的依赖,可现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全球范围内,能生产岸桥起重机的企业屈指可数,除我国外,仅有日本三井、芬兰科尼和德国利勃海尔三家,且其产能和价格远无法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这也让人们不禁发问,加征关税真能如特朗普所愿吗?

美国自陷困境

加征关税看似强硬,实则是一场“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游戏,美国商会估算,这一政策将在未来五年内为美国企业增加超20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物价上涨的压力也将传导至普通消费者。

更讽刺的是,美国本土的起重机制造业早已萎缩,即便企业回流,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填补技术与产能的空白。

此前美国企业曾尝试在越南印度等地寻找替代供应商,但因基础设施不足和成本过高无功而返。

同时我国的应对却游刃有余,面对关税压力,我国加速推动产业升级,起重机等设备的出口市场已转向东南亚和欧洲,美国的孤注一掷,反而让自身陷入被动。

加征起重机关税只是美国近期一系列动作的冰山一角,半年后美国还将对我国船只实施按货物重量征税的政策,凡停靠美国港口的我国船只都需缴纳高额费用。

我国船只在美国港口的停靠次数占全球总量的15%,是美国航运贸易的重要支柱,这一政策的意图再明显不过,通过层层加码,打击我国的航运与制造业,迫使美国企业与我国“脱钩”。

然而这种近乎霸凌的贸易手段,不仅违背了WTO的公平竞争原则,也让美国在国际社会的信誉一再受损。

其他国家开始质疑美国的可靠性,转而寻求与我国深化合作,美国的“脱钩”梦,终究是痴人说梦。

总结

特朗普有意访华却碰壁,美国加征关税却自食苦果,这一切都折射出中美关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注定不是出路。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中美才能找到共赢之道,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与希望。

信息来源

国际在线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白宫:特朗普不认同

京报网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大江网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100%税,“美国这行80年代就黄了”

观察者网 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美国业内反对:美国这行上世纪80年代就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