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妥后24小时,李嘉诚打破沉默,做出罕见表态,港口不卖了?

5月12日,中美刚刚谈妥,一起发布了关于日内瓦商贸会谈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将下调115%的关税。

而就在同一天,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集团(简称长和)立刻发声,明确表示他们的港口交易“绝不会在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同时他们还强调所有交易必须经过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李嘉诚这啥意思?港口不打算卖了?

早不说话,晚不说话,偏偏等到中美会谈结束,中国取得了阶段性,甚至可以说是全面胜利之后,李嘉诚才悄悄地跳出来,发表了所谓“中立”的表态。

这种操作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像墙头草。

之前中央港澳办已经发了严厉声明,内地主流媒体也发了评论文章,香港前任三位特首还接连站出来严厉谴责暴力行为的时候,李嘉诚为什么一直装作没看见,保持沉默呢?

早在4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对长和集团发出警告,明确表示不能绕过监管或者试图逃避审查。

外交部也表态说,关于港口相关的事情必须严肃对待。不过,面对外界的压力,长和集团一直沉默了十几天。

然后,正好赶在中美缓和关税争端的关键时刻,长和终于开口回应,说他们的交易会严格按照法律和审批程序来办事。

这个回应的时机选得很微妙,但实际上也说明,长和牵涉的港口项目背后,其实是中美之间更复杂、更深层次的一场博弈。

这笔港口交易,其实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曝光了。

买家是由贝莱德牵头的一个财团,卖家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卖的东西包括分布在拉美欧洲、非洲、中东等23个国家的港口网络。

最让人关注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关键港口。

虽然这些港口看起来不起眼,但在航运圈里,那可是调度的核心节点,谁掌握了,就等于能“发号施令”。

而李嘉诚这次出手的,绝不仅仅是一些资产,而是他过去几十年亲手搭建起来的“亚洲仓—全球运”物流大通道。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中美关系本来就很敏感,再加上特朗普当时还反复强调,要向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收“服务费”。

所以,长和集团的这个动作,一度被认为是他给美国“递刀子”,给了美国一个向中国航运产业和造船业发难的攻击点。

如今,李嘉诚在中美关系缓和的时候突然开口,对港口交易的事情做了回应,这也从侧面说明,长和集团的这笔交易,背后其实还是中美博弈的影子。

不过,有人指出,李嘉诚的回应并没有明确表示“港口不卖了”,只是说“这事儿要是谈不成,那就先放着”。

再加上他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来,他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家国情怀”,对他来说,哪儿能赚钱就去哪儿,赚不到就直接撒手走人。

对这样一个完全以利益为导向的商人,大家也别抱什么幻想,更别觉得他会带着什么“合作的诚意”来谈事儿。

说白了,如果李嘉诚真心支持祖国,就应该果断停止跟美国企业的港口交易,别抱着侥幸心理,指望国家会放宽政策。

俗话说得好,“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李嘉诚确实该好好想想这个道理。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