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91%关税后,特朗普很高兴跟中方握手言和,继而转身换了新的目标——欧盟,听他的意思,下一个要对付的变成了欧盟,而如今看来,当初中国选择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编辑/文:XT
“欧盟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更恶劣。我们才刚开始和他们打交道。我们掌握着所有主动权。他们对我们非常不公平。”
很难想象,这是特朗普对自己老朋友欧盟说的话。
当地时间5月12日,特朗普疯狂攻击欧盟,表示欧盟把车卖给了美国,但是不要美国生产的车,而且也没要美国的农产品。
看得出来,特朗普下一个要逮着欧盟捏了,而他们如果早点弄懂中方对待美国的核心内容,也许就不必如此被动。
回看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从声色俱厉,到暗示中国打电话,再气急败坏地升高关税,这期间,中国的原则一直没变。
这次中美达成实质性进展,可以说是贸易战的关键转折点,特朗普终于跟自己心心念念的中国搭上线,他高兴地在个人账号上发表了通报,甚至写道中方和美方“以友好而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进行了谈判”。
这段话中,“重启”一词,刚好展现了这段时间中美的关系。
特朗普把关税升到100%以上的时候,中美贸易实际上已经濒临脱钩。
当时特朗普之所以不断加码,就是在赌中美脱钩会让中国感到压力,可特朗普没想到的是,最终先举白旗的,是美国国内。
对于中国而言,无非是将大豆等产品从美国进口改成从其他国家进口,而且中国早就在计划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防的就是美国这一招。
但是美国企业可遭不住,中美不再进行正常贸易,他们企业未来势必下行,更不用说美国民众在日常商品上对中国的依赖了。
虽然贸易战才进行了几周,但是正如美国商会强调的那样,很多小企业根本经受不住,只能惨淡倒闭。
那为什么说中国选择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呢?
因为目前为止,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坐下来平等谈话的,也就中国了。
特朗普之所以敢转头就攻击欧盟,无非就是看着欧盟好欺负。
在关税战初期,中国直接反制,半点不带犹豫的,而欧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案。
甚至后来因为美国那边给了一点豁免,欧盟就马上先不反制了。
一边说着站在中国这边反对特朗普,一边又想办法哄美国别对欧盟太狠。
但是中国对美贸易战,早就有经验,越是对美国示弱,美国就越是逮着你欺负,而只有强硬到底,才能争取来话语权。
显然,欧盟之前并不懂这个道理,而是现在,等他们现在看到中国争取来的结果,才明白了要跟美国说“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表示,在欧美能进行具体的贸易谈判之前,她不会去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
欧盟现在才想起来对美强硬,其实已经晚了。
之前中方已经呼吁反对美国,那个时候,欧盟耍小聪明老是模棱两可,甚至在中国退回美国商品的时候,还想要增加565亿美元的商品进口,帮美国托底,最终实现特朗普对欧盟关税的豁免。
巧合的是,565亿美元刚好是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逆差的数额。
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妥协?甚至还可以看做,是欧盟支持美国遏制中国市场的选择。
所以现在欧盟被特朗普率先开刀,还不是因为特朗普已经意识到,欧盟好拿捏?
虽然现在欧洲市场已经开始亮黄灯,甚至通货膨胀也在涨,但是很显然还不是欧盟投降的时候。
既然欧盟已经学会中国的态度向美国说不,那自然应该知道,如果不坚持到底,特朗普势必会增加很多附加条款,到时候就算欧盟再“花钱买命”也没用了。
下一步就看欧盟现在大事亡羊补牢到底能不能补得住了,不过目前笔者觉得,按照欧盟以往的习惯,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