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如何保持“赢”:发飙和认输之间,它选择...封号

某种程度上看,这段时间,对于印度而言,豪哥哥的伤害性,或许比歼-10ce和“霹雳”-15加一起都大。

毕竟,印度到现在也没承认,自家的战机是被打下来的。甚至还在一如往常那样,在国内大肆宣传“战斗取得了胜利”。

要说放在早前,如果遇到了类似情况,他们直接掩耳盗铃也就罢了。捂住不利的消息,对内直接说自己“赢了”即可。然后再借着这个题材,拍点影视剧烘托一下,唱个歌跳个舞。时间久了以后,印度人自己可能也搞不清,他们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

比如1962年那次。当年德里慌得都开始准备迁都南下了,但在他们的语境里,依旧是印度赢。

对了,在印度的电影里,印度也赢了。

你看,这是某印度“神剧“的情节,一群穿着日本军装,开着日本战机的“中国士兵”对印军阵地发起了进攻,锡克男主徒手打飞机,还能毫发无损。

但尴尬的是,时代变了。

瞧见全球社交媒体上爆火的豪哥哥神曲,印度人就像在照镜子,完全无计可施。

试想,如果添一把火直接骂回去,那几乎就是在骂自己。还掉份到官方和一个网红斤斤计较。

如果任由相关消息广泛传播,印度政府大概率会因此被他们自己烧起来的民族主义反噬。

于是我们看到,发飙和认输之间,印度选择了...封号。

印度国内是封了tiktok,但其他国家没封啊。甚至都上了土耳其国家新闻,还放的是原版(那个土耳其主持人居然一直严肃脸,他是怎么忍住不笑的?)

全世界看过的人,估计至少得有二十多亿。

结果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出现在了印度的互联网上。

甚至有人将其直接转发到了莫迪总理的社交账号下面。

这还了得!

于是,印度政府立即行动起来,要求相关企业屏蔽和封禁包括国际新闻机构、网红认证大v在内的8000多社交账号,否则就威胁对其在印员工下手。与此同时,还勒令脸书等平台,马上处理有损印度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内容。

甚至有传说,内涵这件事情的up主还被印度官方告到了联合国。但这个消息不太确实,有可能是杜撰的。毕竟,联合国似乎并没有专门机构受理这种控告。

印度的这番操作,就很“双标”了,它不是一直自称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吗?

上来就封号,民主和言论自由去哪里了?

但对于印度来说,要想“赢”,封号或许还真就是最简单的操作。

你看,被击落的飞机都掉在了印度境内(因为刚起飞就被打下来了),巴基斯坦确实够不着,拿不到!

再说又没有整机,就凭满地的残片,你也很难指认出来哪架是哪架。

那么,要想让印度国内民众感觉自己“赢”了,直接建墙,再把那些跟官方口径不一致的账号封掉即可。

这不就“无限赢麻”了么。

难怪有人说,中式赢学,日耳曼赢学,印度赢学,分别可以理解成——功绩式赢学,天命人赢学,以及...无论如何都是“赢”的赢学。

相比之下,日耳曼赢学那种“我是上帝天选之子”的事先预设,在印度的角度上看,也都不过只是对“赢”的执念而产生的幻觉罢了。

人家的印度赢学,算是真正做到了“我即是赢”、“赢我合一”。

这种“赢”无属性,无形象,是永恒不变的“赢”、终极的“赢”。

咱们被教育遇到事情要摆事实讲道理,但是他们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所以很难产生理性对话的基础。

这或许跟浓郁的宗教氛围有关。毕竟,印度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就像脑袋里面自带鸦片一样。

物质环境方面的不堪和现实中的尴尬,很难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与骄傲的情绪。

最后多说一句。

跟印度正好相反,像咱们中国人这样的民族性,放在全世界,也算是非常少有的。

对中国人而言,如果你把他打败了,他会很大方的承认自己输了,甚至把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的写进历史教科书里。

然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发奋努力,靠实力去获得真正的赢...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