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美瑞士会谈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件,中美双方的态度非常微妙。
这个时候,特朗普和白宫连续释放出几个大消息,我们今天来综合分析,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这次会谈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最新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瑞士的会谈很可能安排在当地时间5月10日。
临近会谈,贝森特本人也越来越谨慎,一改前些天口出狂言的状态,他认为首次会谈不太可能马上达成协议,主要作用是要降温。
但是,特朗普和白宫方面续释放出来的消息,就很微妙了。
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有可能降低关税,我们拭目以待。现在关税已经不能再高了,已经到了145%。所以我们知道它会下调。我认为我们会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关系。
中美会谈马上就要开始了,特朗普讲这个话,很显然降低关税已经在他们考虑的选项之中。
同时,特朗普也表示,中美会谈不会只停留于表面,这将是一次具有实质内容的对话。
这说明,美方确实希望推动一些实质性的议题。
5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看来合适,但由财长贝森特决定。
当天,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对记者表示,预计中美将首先降低关税,然后再达成贸易协议。
这话的潜台词似乎是,美国知道自己理亏,但面子不能丢,得找个台阶下。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特朗普政府内部已经商量过要在本轮会谈降低关税,并确定了大致范围,特朗普已经授权贝森特在会谈现场临机决断。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贝森特所能掌握的削减范围,大概率比80%更低,那么彭博社前天披露的50%左右,看来有点靠谱了。
这种说法也很符合贝森特在出发前提到的,本次会谈主要作用是降温的说法。如果把关税降到80%或者更低,虽然对中美贸易恢复的实际作用仍然不大,但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有人说了,降到80%或者50%,跟100%也没有太大差别,还是没有实际意义,如果你真的那样想,就把这件事情想简单了,我们来讲两个问题,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第一,多家媒体报道,第一批145%关税的货物已经到达美国了,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
那么,既然145%的关税仍然有人在做生意,为什么不降低点关税,维持最基本的生意往来,缓解美国国内的供应危机呢?
第二,我们不要认为,特朗普政府把目光都盯着我们,或许他们更重要的目标在美国国内,例如民众情绪、空空如也的港口、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华尔街甚至美股?
把关税从145%降到80%甚至更低,对中美贸易恢复的作用或许没那么大,但对美国国内降温的作用就会很明显了,这非常有利于特朗普政府在跟我们的对耗中,坚持更长时间。
例如,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接受采访时称,该港口货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35%,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下降了50%以上。
所以,削减关税,恐怕主要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更不是向我们认输,而是更有利于他们打持久战。如果能从我们这里得到意外之喜,那就更好了。
按照美方的一贯套路,削减关税也必然会对我们提出要求,这就是虚空造牌,然后换取对方付出代价的谈判套路。
那么,美方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呢?
5月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最新消息透露,美方已经设定将关税降至50%-54%的目标,试图通过关税腰斩,来换取中国放松稀土管制。
我们相信,美方想要的,肯定不止这一个选项,除了稀土还有很多,例如他们滞销的农产品和能源,还有购买美债缓解财政危机等等。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风格,大概率是狮子大张口,什么条件都想要。
但是,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关税是美方毫无道理加上去的,那么他们就得全部取消,才能公平谈判,否则一切免谈,这个立场我们显然非常坚定。
所以,如果美方仍然是这个套路,那就把事情搞复杂了,这次会谈就有些困难了。
然而,就算是会谈不成,特朗普政府还是要找台阶下,否则国内的事情摆不平。
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关税豁免,例如前两天大家都在传的儿童用品,他们还可以逐步豁免更多产品。
虽然这就是变相认输,但也能使他们坚持得更久一些。
这样看来,关税战很可能会打成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削减一点也好,豁免也好,是一个逐步放松的过程。
我们只要咬死了目标,就会获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