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俄亲密,特朗普突然改口,称要降低对华关税,但有一个条件

如果有人关注过近一个月以来的新闻,那么就会发现,在本轮中美关税大战开打之后,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已经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提到要到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但具体降多少,以及什么时候降,依旧是一个“黑箱”。

因为特朗普也曾不止一次地隔天“改口”,头一天高呼要“对中国好”,后一天又对中国撂狠话,仿佛一场滑稽的小丑剧。如今,中美两国正式进入谈判阶段,双方代表团将在5月10日于瑞士进行第一轮的接触,特朗普又再次放出口风,表示自己要降低向中国所征收的关税,并且幅度“极大”,同时还向中国方面提出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条件”。

特朗普又双叒叕要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了

5月9日,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称,特朗普本人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帖文,提及了削减对华关税的相关事项。特朗普写道: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是“正确的”,但这依旧要由贝森特来决定。这是中美瑞士谈判前夕,特朗普第一次提到对中国的“关税方案”。

而后特朗普又补发了一条措辞激烈的帖子,声称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好了”,而“封闭的市场”是行不通的。

显然,特朗普又在同中国进行讨价还价,试图将80%的关税作为谈判的起始点,同时提出条件,要求中国向美国单方面“开放市场”。

尽管从数字的层面上来说,较之于现阶段的145%关税,特朗普所提到的80%关税降幅极高,但从经贸的角度上来看,80%的关税依旧等同于是“贸易禁运”,直接消除了跨国贸易能带来的大部分利润,换句话说,就算有中国商品能够扛住如此高的税额到了美国,也近乎没有利润空间,是纯纯的“做慈善”。

至于说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则说明特朗普依旧对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念念不忘,自认为美国的工业产品也应该有“资格”进入中国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来帮他“赚外汇”。

把国家当公司?

实际上,从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我们就能发现,现阶段中美谈判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特朗普本人的“好恶”影响,这就直接将这次中美谈判的性质进行了改变,不再像是两国之间的谈判,更像是与特朗普本人的一次“商业谈判”。

从这也可以看出,第二次就任总统的特朗普,是真的把国家当成了公司来治理,而他本人则是至高无上的总裁CEO,仿佛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所有人都要“哄着他”。

但这一做法显然是大错特错的,如果中美两国的谈判条件,均因为特朗普的一张嘴而不断变化,那么双方实际上就已经没有必要进行谈判了,因为美国方面无法确保一件事:明天的特朗普会不会否定今天的特朗普从而导致双方之间签署的协议“签一张废一张”,这根本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而从根子上来说,特朗普想要重振美国国内的制造业,这就导致美国政府必须在短期内通发大量的补贴,可光是在今年6月份就有一笔6.6万亿的美债即将到期,焦虑的特朗普不得不通过关税的方式来向全世界“抢钱”,因为制造业而“翻身”的中国就成为了他眼中的头号肥羊,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极限施压,以及各种反复无常的表态。

在这一大前提下,中国所需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坚定信心,坚决地向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