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并被送往荷兰海牙接受国际刑事法院(ICC)所谓“反人类罪指控”审判,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这或许只是一场大棋局的开端,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外部势力的干预。
逮捕杜特尔特是马科斯做局的结果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杜特尔特被包机带往荷兰海牙。
当天深夜,菲律宾现总统马科斯举行新闻发布会,确认飞机正在飞往海牙,还为菲政府在逮捕杜特尔特一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做辩护,称此次逮捕符合菲律宾对“国际刑警组织”的承诺,坚称“没有以任何方式帮助ICC”。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早在2016 - 2022年杜特尔特担任总统期间,开展了全国反毒品行动。统计数据显示约6000人死于“禁毒战争”,但一些人权组织宣称死亡人数可能达到30000人。
ICC以此为由指控杜特尔特涉嫌犯下“危害人类罪”。在ICC对杜特尔特展开调查后,菲律宾于2019年正式退出该组织。
马科斯上任之初也曾表示,不会协助ICC对杜特尔特进行调查。
但从2023年11月起,他的态度发生转变,称正在重新考虑加入ICC。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
有分析认为,美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马科斯被美国深度控制
美国手中握有马科斯家族的把柄,同时也在为马科斯扳倒杜特尔特家族政治势力提供幕后支持,ICC对调查杜特尔特一事背后的实际操盘手就是美国。
现在,马科斯政府试图“赌一把”,期待实现重振马科斯家族在菲律宾政坛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杜特尔特被捕后,他的女儿、菲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发表声明,谴责菲律宾政府“向外国势力投降”,“背叛了菲律宾主权和国家尊严”,称此事件“是对菲律宾主权的公然侮辱”。
此次逮捕在菲律宾国内引起巨大争议,激起了杜特尔特家人和支持者的愤怒。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据菲律宾当地媒体Inquirer3月16日报道,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公开表示,已经做好了根据ICC要求逮捕杜特尔特其它盟友的准备。
国家警察局发言人让·法哈尔多准将称,除了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其他盟友也受到了指控,由于已经逮捕过前总统,有了执行逮捕的“模板”,如果ICC再次向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发出请求,将根据现有法律执行逮捕令。
目前虽还未收到有关ICC是否会对杜特尔特的其他盟友发出逮捕令的信息,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菲律宾两大家族内斗背后的美国身影
表面上看,这起事件像是菲律宾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之间的内斗。但实际上,美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美国为何要插手菲律宾的内政,推动马科斯打压杜特尔特家族呢?这就得从美国的“印太战略”说起。
美国一直试图在印太地区维持其霸权地位,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菲律宾地理位置重要,是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杜特尔特执政时期,坚持对华友好政策,积极推动中菲合作,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杜特尔特家族成为了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绊脚石,所以美国想借马科斯之手清除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势力。
马科斯自上任以来,全面调整外交政策,积极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成为搅局南海局势的关键角色。在政治上,他进行了一系列清洗行动,系统性打压亲华派势力。
2024年4月,马科斯政府以“非法使用公共资金”为由,撤销卡加延省省长曼巴的职务。
曼巴是菲国内务实亲华派代表,曾多次率团访华,强调中菲合作对地方发展的意义,并公开反对菲政府“倒向美国”的外交政策。选举委员会两次翻旧账的操作,明显是马科斯对亲华势力的针对性打击。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斗争也愈发白热化。
2024年11月,菲政府宣布将配合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肃毒战”的调查,试图将其送上法庭;2025年2月,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遭众议院弹劾,其父女二人被踢出国家安全委员会。
杜特尔特家族因坚持对华友好政策,成为马科斯巩固权力、配合美国战略的主要障碍。
美国视菲律宾为印太战略的桥头堡
面对马科斯的打压,菲国内亲华派成立反对“代理人战争”的联盟,指出南海问题升级是美菲勾结的产物,强调与中国合作的实际利益远超对抗。这也反映出菲国内对马科斯外交路线的不满。
在军事方面,马科斯深化与美国的战略合作,把菲律宾绑上了美国的战车。2024年4月,马科斯承认新增4个美军基地专门针对中国在南海的行动,使菲境内美军基地增至9个。
这些基地靠近台湾海峡和南海争议海域,直接服务于美国“第一岛链”封锁战略。
菲美日三国计划在南海开展联合海军巡逻,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更扬言“菲方人员伤亡即可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此外,菲律宾与日本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并拉拢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建立军事存在,构建多边安全合作网络。
2025年,菲政府允许美国在吕宋岛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射程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及南海大部分区域。此举被中国国防部批评为“开门揖盗”,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在南海问题上,马科斯政府更是不断制造冲突与舆论攻势。他们推翻杜特尔特时期与中国达成的“君子协定”,频繁派遣船只强闯仁爱礁,试图运送建筑材料加固非法“坐滩”军舰。
中国海警依法拦截后,菲方却炒作“中国威胁”,塑造“受害者”形象以博取国际同情。
菲众议院还以“国家安全”为由,指控中国留学生在卡加延省高校“渗透”,要求调查中菲教育合作。此类麦卡锡主义行径旨在煽动反华情绪,呼应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策略。
马科斯政府推动重组海事委员会,纳入国家安全顾问和情报部门,协调美日等外部力量介入南海,还企图联合美国主导的“印太四国”开发南海资源,侵蚀中国海洋权益。
马科斯的这些战略选择,让菲律宾陷入了三重困境。在安全上,过度依赖美国导致自主性丧失,一旦中美冲突,菲律宾将首当其冲,成为美国的牺牲品。
在经济上,中菲经贸合作受阻,对华出口骤降,菲律宾错失了区域发展的机遇。在政治上,国内亲华派与亲美派撕裂社会,家族斗争加剧政局动荡。
美国为了自身的霸权地位,不择手段地干涉他国内政,利用马科斯政府打压异己,搅局南海。
结语
而马科斯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和政治地位,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牺牲菲律宾的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这种行为是极其短视和不负责任的。
中国始终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面对菲方的挑衅,也加强了南海常态化巡航和岛礁建设。
如果马科斯政府继续执迷不悟,按照美国下达的命令一步步走下去,不仅无法实现所谓的“安全承诺”,反而会将菲律宾推向不可逆的危机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