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中越领导人通话

最近,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像大片一样精彩上演,而其中一个颇具看点的是中越之间最新的一系列外交互动。越南,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东南亚国家,正通过与中方的频繁接触,努力在全球大棋局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与越南领导人1月15日下午通电话。不仅互致了新春祝福,还借此机会宣布启动中越人文交流年,进一步夯实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越南领导人苏林明确表示,发展越中关系是越南对外政策的头等优先项,这种言辞没有实际行动就犹如空中楼阁。而这次通话后,越南迈出重要一步,副总理陈红河马上用行动表明越南的诚意,对华送出“开年礼”。据联合早报1月16日报道,陈副总理与中企代表商讨后,越南决定让交通运输部审查规则,来为中国商飞的飞机将进入越南市场扫清了障碍。

这是中国商飞的一次大突破,毕竟c909和c919短途支线客机和大型机型一直面临着欧美国家的市场封锁。越南开放市场不仅给了中国商飞一线生机,同时也给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带来了新动力。

不过,越南这么做可不仅是为了展示友谊,背后还有经济利益的考量。目前,越南迫切希望提升中越跨境铁路的运力,以打通物流渠道,从而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据报道,今年自广西出发的中越班列已运送了19670个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1153%,并五次刷新单月发运量纪录。对于想要更大程度开发中国市场的越南来说,这一举措显得尤为迫切。但问题也来了,在这么多的货物需求下,光靠现有的铁路运力实在是捉襟见肘。

因此,越南必须依靠中国在资金、技术和人员方面的支持来建设这一跨境铁路。这其中的关系简直就是一笔复杂的交易——你开放航空市场,我就帮你修铁路。在双方都需要的情况下,“有舍才有得”的哲学再适用不过了。

那么,这一阶段的“越中合作”将走向何处?越南如此愿意放宽市场准入给中国,看似在牌桌上打出了一手好牌,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特朗普即将上任,美国在全球经济与外交上的强硬态度将如何影响中越关系,恐怕没有人能未卜先知。这也是为什么,越南需要灵活应对,与中方维持稳定关系的同时,也需对美国保持警惕。

越南最近也在积极进行高层外交,可谓是四面出击。先是接待了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紧接着与中方领导人的电话交流,回顾了自己去年8月的访华行程,显然是为了继续深入此前达成的合作事项,并借助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为即将举行的人文交流年做好铺垫。

令人关注的是,关于南海问题这一复杂的历史遗留难题,双方虽说要把争端放在两国关系的适当位置,但它始终像一个不安分的角色。越南需要在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的同时,对南海问题持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在寻求外交平衡的过程中,越南要避免成为像菲律宾那样的“反面教材”。

所以,越南打的是一副不简单的“竹子外交”牌。尽管需要在大国之间灵活穿梭,但仍需坚持基本的外交原则和底线。无论未来的国际形势多么错综复杂,中越的共同战略利益正在蚕食越南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越南希望通过合作加快中越标准轨铁路对接,这些努力也显示出其在经济上深刻依赖中国的现实。

最后,苏林还不忘向中方发出邀请,希望中方尽快访问越南。中方欣然接受,这种基于长期互信的外交礼节正是中越关系发展的关键。越南在外交上的这种灵活性,值得许多国家学习。它没有简单地选择倒向某一方,而是尽量平衡各方利益,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回旋余地。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中越关系的发展需要两国在实际利益与战略谋划之间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