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数字社会发展与研究
作者:连清川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特朗普的回归严阵以待。
整个世界都在基于自己的预判,就迎接特朗普2.0时代作出自己的调整。
Part 1
有一个总是被人忽视的元素是,特朗普并没有什么政治哲学,甚至谈不上什么政治主张。即便有,也总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
柏林墙倒塌之后的美国历届总统,都有十分明晰的政治哲学。克林顿-戈尔-奥巴马这套人马,是新自由主义的缔造者,崇尚全球化,推动社会平等,着重恐怖主义、环境威胁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小布什-切尼这些人都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者列奥·斯特劳斯的信徒,称之为新保守主义,依然坚持意识形态主张,相信文明的冲突,并且要输出民主。但在特朗普身上,挖掘不出固定的政治哲学或者政治信仰,因为他真的没有。
他是一个商人。商人最忌讳的事情,是理想主义,最擅长的事情,是根据市场的变化,improvise,随机应变。这是预测特朗普施政的重要指针。
未来特朗普的政策是可预测的,又是不可预测的。可预测的是他对于美国发展的固有看法,不可改变,这是他性格与行为的固有模式;不可预测的是,作为商人他决策的随机性很强,随时改口,没有任何政治道德约束。
确定性非常明确的包括:收紧移民政策,打击非法移民。这是特朗普主要的政治工程。
目前舆论认为的其中困难,包括人道主义灾难,都不会成为阻碍特朗普的元素。特朗普当选的一个核心的要素,就是拜登-贺锦丽政府对待非法移民的政策,让美国国内很多人认为引发了治安恶化,安全性降低。这导致了许多中产阶级家庭抛弃民主党。因此这是特朗普的票仓,也已经成为了共和党的票仓,稳住这个人群至关重要。
特朗普出生优渥的富有家庭,对于家庭价值非常在意的。他看似满嘴跑火车,粗鄙无文,但却命令他的儿子:不酗酒、不使用毒品、不纹身,充分说明他非常在意传统价值观。对非法移民和觉醒运动所带来的传统价值冲击,是他所深恶痛绝的。
加征关税和美国孤立主义的执行,这也几乎没有任何疑问,这是MAGA的核心要点。
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而是针对全世界的。在特朗普看来,包括加拿大、欧洲、墨西哥这些盟友,长期以来都在占美国的便宜,削弱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倾销包括汽车、日用品等商品,因此加征关税,提高美国自身的竞争力,这是恢复美国工业地位的方法论。
此外,他要求盟友分摊全球防卫成本,而不是依靠美国来承担世界警察角色。
候任副总统万斯的经历和主张,充分说明了特朗普的这个看法,是具有相当大的国内民意基础的。全球化提高了美国科技产业的产值和竞争力,同时极大削弱了美国制造业和传统产业的地位和竞争力,导致了贫富分化和大量产业工人的困顿。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西方盟友吃到了全球化的红利,却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在防卫事务上更加如此。孤立主义并不是美国从世界事务中抽离出去,而是拒绝承担盟主责任,要求盟友们均摊成本。
对中国而言,基本上不需要有什么幻想。特朗普的对华政策,肯定是变本加厉的。决定性元素在于,遏制中国已经是美国朝野上下共识中美之间的关系,中国需要做更坏的打算。
图源Pixabay
Part 2
但是,有许多特朗普信誓旦旦的东西,其实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
在经济政策上尤其如此。美国目前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也是他当选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何重振美国经济,未必通过减税这一件事情就能够奏效。通货膨胀有着复合性的原因,财政支出过大,产业机构失衡,贫富差距加大,制造业重振乏力,这是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要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财政支出支持,钱又从哪里来?
对特朗普来说,这就是他需要improvise的东西,而绝不能依靠竞选承诺来兑现。
目前,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事实上面临着多重自相矛盾。对于大金主马斯克来说,电动车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但如果大规模发展电动车,传统汽车产业就更加面临绝境,产业工人失业,汽车业本身就是巨大窟窿。
科技产业更加如此。作为一个以房地产起家的传统商人,特朗普几乎对科技产业所知不多,内心是热爱传统石油、制造这些传统产业的,对于人工智能更加两眼一抹黑。在满足马斯克的放宽管制要求的同时,却要重振传统产业,政策承诺矛盾重重。
图源Pixabay
Part 3
舆论对于特朗普的误解也不少。
在对内阁人选的选择上,几乎众口一词地说选择的是“忠诚度”。
如果细看特朗普的内阁团队,看到的的确是和特朗普思维相当一致的人。国务卿卢比奥,国防部长海格赛斯,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包括副总统万斯。
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一点:卢比奥、海格赛斯、肯尼迪,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哪一个不是性格极其张扬,刚愎自用的人?
特朗普在选的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还是忠诚自己的人?这些人可能什么都是,但是恰恰都不是唯唯诺诺的人。
特朗普归来其中一个非常巨大的转变,恰恰是他已经不再是“懂王”。在竞选过程和竞选策略选择中,特朗普变成了一个尊重专业团队的人。他的竞选经理苏西·威尔斯,是美国公认的竞选专家,如今也是他的白宫幕僚长。
特朗普依旧会是那个张牙舞爪,口无遮拦的特朗普,但是他本届执政中,预计会极大让权给专业团队。所以他要选择的,是和自己理念相同,性格相似的人,减少磨合,打造共识,这才是对这一届内阁的准确认知。
还有对特朗普开黑的一些看法,例如他对于记者和言论的打压,他誓言报复扎克伯格,他厌恶好莱坞,他出口侮辱女性……似乎特朗普会真的搅乱美国的言论市场和社会公平。
这些看法实际上也没有任何的依据。
特朗普当政的前四年时间里,他对记者从来不假辞色,出口成“脏”。可在那四年时间里,特朗普并没有过任何政策或者司法行动,来打压包括最讨厌他的《纽约时报》。除了个人的语言之外,特朗普没有对言论自由颁布过任何打压措施。在媒体领域里,特朗普乐于和媒体斗智斗勇。他从和媒体的智斗中获益良多,恶语相向是他的策略,而不是打压。
这个判断同样可以延伸到公民权利领域。特朗普从来没有出台过措施打压社会公平政策。堕胎权问题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这笔账,并不能算在特朗普身上。
在特朗普身上,最显著是大众政治和精英政治之间的冲突。他基本上认为,是精英政治拖垮了美国,搅乱了社会,这是MAGA的本质,而不是美国本身的制度出现了问题。他要维护美国的政治,而不是破坏美国政治。
图源Pixabay
Part 4
现在美国是三红体制,Triple Red。总统,议院(参众两院)和最高法院都控制在共和党手里了,看起来特朗普可以为所欲为。这个判断基本上也是错的。
左右美国政治的基本上三大力量:宪政制度、建制派和公民力量。
宪政制度之下,军队国家化,民选官员任期化,基层公务员中立化。所谓的深层政府,其实不过是一种政治口号,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大规模削减底层官员数量,看上去很美,但并没有实质作用。美国财政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机构庞大,而是预算庞大。马斯克能做的事情,是削减预算,而不是削减政府规模。
建制派对特朗普的狙击是致命的。毕竟49%的选民还是民主党的,进步主义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在美国社会已经根深蒂固,很难被连根拔起。民主党,加上共和党内特朗普的建制派敌人,是特朗普难以跨越逾越的鸿沟。
民间力量,尤其是游说集团和公民组织,是美国政治的基本盘。无论谁当选,都无法撼动这股力量。在社会议题上,特朗普很难予取予求。
特朗普能改变什么?移民问题,贸易问题,撤出全球事务问题,这些几乎是美国国内的共识,他想干什么都能干成。
特朗普不能改变什么?美国经济的结构性改变,美国社会的分裂,进步主义的继续扩张。
在改善美国经济,减少失业,提高美国人收入方面,特朗普或许能有所作为。但是在改变美国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上,特朗普没有那个能力。他更加无法改变美国整体的宪政体制。
美国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性矛盾时期,宪政体制,经济结构,全球地位都在调整期,这不是特朗普能改变的。
美国现在需要一个不世出的英雄,像华盛顿、林肯那样,具有弥合社会裂痕,团结两党力量,并且平衡各方利益,让左右两边的政治力量都心悦诚服的人。
美国的崩溃或者再次伟大,都是遥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