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访华无关中美,无关台湾省,是为新加坡的未来寻找答案

李显龙卸任后访问中国,他来干什么?在中美之间,新加坡将如何选择和自处呢?

有人说,他是为了中国台湾问题,在中美之间斡旋,这也是李显龙在总理任上的时候,一直都想做好的事情。但是现在他卸任了,这个时候访问中国,恐怕目的就很不简单了。

有媒体报道,应中方邀请,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于11月24日至29日访华,5天的时间很长了,到今天行程已经结束了。

李显龙在卸任之后,访问中国长达5天,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有人说,李显龙是为了中国台湾问题,在中美之间斡旋,我们是不信的,因为他虽然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但这不是新加坡能解决得了的,而且他已经退休了,也操不起那个心了。

有人说,李显龙是亚洲少见的战略家,我们觉得这是高看他了。

从新加坡本身的发展来看,李显龙执政20年,新加坡繁荣了20年,确实非常了不起。

但是,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甚至还不如中国的一线城市大。

新加坡国土面积728平方公里,2023年的GDP为5014亿美元,大约3.6万亿人民币,不如上海和北京,跟深圳的3.46万亿基本相当。

这样的城市国家,比起疆域辽阔的中国,治理难度相差太远,说什么战略眼光,那就是高看了。

当然了,新加坡也有它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和语言环境也决定了国际视野。

李显龙执政20年,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新加坡这20年有一个大问题悬而未决。

恰恰因为地理位置,使他们在中美竞争中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却没办法选择,只能努力跟两边都打好交道。

李显龙执政的前10年,中美还在蜜月期,新加坡的日子也很顺。但是,最近10年,随着中美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美国要求盟友选边站队,新加坡也越来越艰难。

新加坡是典型的怀璧其罪的国家,这件事情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战略,但李显龙努力了20年,不但没有解决好,反而越来越身不由己了。

李显龙年纪大了,深感棘手甚至无能为力,他希望把问题交给更年轻的领导人来解决,但是李显龙20年都解决不了的难题,黄循财能解决吗?显然也是很困难的。

另外,李显龙也深感担忧,生怕未来几年新加坡行差踏错,对于这样的小国来讲,走错了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因此,他亲自北上,为新加坡的未来寻找答案。

就目前形势来看,新加坡如何站队?首先需要回答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方向。

过去20年,李显龙治下的新加坡,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这个策略非常成功。

但是,未来10年20年,新加坡经济方向在哪里,中国还能靠得住吗?或者说在中国经济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经济如何定位?

第二个问题,新加坡的国家定位问题。

过去几十年,新加坡依靠重要的地理位置,定位为依托马六甲海峡的服务型国家。所以新加坡非常注重环境、形象和服务,他们要为过往商旅留下深刻印象,并愿意在这里停留。

这个策略显然非常成功。但是,现在形势变了。

这两年,中国加快了东南亚布局,特别是今年柬埔寨的运河、越南的铁路连接、老挝泰国的高铁等等,中国正在打通整个东南亚。

另外,中国还有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缅甸皎漂港,还有对新加坡影响很大的泰国克拉运河,这些线路如果也都打通了,马六甲海峡还重要吗?新加坡怎么办呢?

所以,李显龙决定亲自北上寻找答案,而我们邀请他访华,或许也想加快东南亚的布局,想知道新加坡的选择和想法。

我们讲这么多有依据吗?当然有了,除了这些问题和答案对新加坡都很重要以外,李显龙在中国的行程安排也很有深意。

5天时间,李显龙先后去了苏州、北京和上海,安排得很紧凑,他不是来旅游的。

他去了中新苏州工业园,那是新加坡工业在中国的大本营,新加坡弹丸之地,没法建太多工厂。

他要亲自看看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发展得怎么样了,思考新加坡工业的未来。

在北京除了见高层,他还参观了小米汽车,他要了解中国科技与产业,跟新加坡未来如何结合?

上海不仅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而且跟新加坡一样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他要亲身感受这座城市,会见了驻上海和周边城市的新加坡商界领袖,并参观了上海机器人初创公司智元机器人

他要看看中国的科技、产业和工业,为新加坡的未来寻找答案。

所以,这次李显龙来中国,对双方都很重要,我们坐等新加坡的战略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