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 在历经波折后,终于传出令人期待的消息。自 2010 年首次举办以来,这一促进两岸城市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已成功走过 14 个年头,然而今年却因两岸局势变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度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中断的担忧。如今,随着筹备工作逐步重启,曙光初现,有望于 12 月 17 日再度拉开帷幕。
双城论坛为促进两岸交流居功至伟
回顾双城论坛的往昔历程,其意义深远且厚重。2010 年,在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任期内,双城论坛应运而生,自此开启了台北与上海这两座城市间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篇章。多年来,无论面临何种外部挑战,论坛始终坚守对话合作的初心,未曾中断。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在前市长柯文哲的推动下,双城论坛创新性地采用线上视讯会议方式,跨越空间阻碍,延续了交流热度,让两岸城市间的互动不因疫情而 “降温”。
赖清德上台,让两岸紧张使双城论坛一再被延
众所周知,民进党一直把双城论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恶意抹黑,他们通过渲染两岸紧张局势来阻挡论坛举办,比如民进党常常以所谓的 “大陆军机、军舰巡台” 等理由,要求台北市政府停办双城论坛。如 2024 年民进党台北市议员何孟桦提案,以大陆军机巡台为由,要求停办当年的双城论坛,试图将正常的两岸交流活动与军事行动相挂钩,制造紧张氛围,误导民众认为双城论坛的举办会危及台湾的 “安全”。
其次,给论坛及参与者 “抹红”:从 2010 年双城论坛举办至今,民进党籍部分市议员将组织举办论坛的台北市长等标签化为 “在台协力者”,将正常的两岸交流合作歪曲为大陆对台湾的 “统战”,以此来抹黑论坛的性质和目的,误导民众对论坛产生负面认知。
今年,按照惯例应由台北方承担主办职责,但受大环境影响,往昔多在 6 至 8 月间如期举办的论坛,被迫一延再延。自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上任后,两岸关系陷入更为僵化的局面,紧张氛围犹如一层阴霾,笼罩在双城论坛之上,使得这场传统交流盛事能否顺利举行成为悬念。
柳暗花明,双城论坛迎来转机
然而,局势在近日迎来转机。据 ETtoday 新闻云可靠报道,台北市政府已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安排上海市访问团于 12 月 16 日至 18 日赴台交流访问,其中最为关键的主论坛将于 12 月 17 日重磅登场。尽管目前上海方赴台的最高层级官员人选暂未敲定,但已然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与猜测,甚至不排除上海市长龚正亲赴台北、出席盛会的可能性,足见双方对此次论坛的重视程度。
台北市市长蒋万安对此也积极表态,他指出,双城论坛相关筹备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沟通与对话之中。为此他也发出对本届双城论坛的六字愿景,就是 “双城好、两岸好”。
国台办点赞本次双城论坛
为此,国台办也积极为本届论坛成功落地点赞,国台办指出,大陆一贯支持并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造福两岸人民。的确,双城论坛承载着两岸同胞对和平交流、共同发展的殷切期盼,此次若能在 12 月顺利举行,无疑将为寒冷的两岸关系冬日注入一股暖流,为后续互动开启新的希望之门,各界正拭目以待,密切关注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