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营商|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大连造船行稳致远

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今年的宣传重点之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全面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大连司法”公众号于5月至12月期间推出“‘典’亮营商”专栏,集中展示全市各行业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办事意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防范化解风险的经验做法,引领全社会大力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大连造船行稳致远


碧海蓝天,微风习习。一艘印有“SEA SPIRIT”英文字母的蓝红色巨轮停靠在码头,绚丽的颜色、庞大的体型,犹如一个“蓝巨人”,立刻引起在场记者注意。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设计的一艘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造船)LNG运行部负责人毛海波颇为自豪地向在场记者介绍说,它总长295米、型宽46.4米,货舱总舱容17.5万立方米,于2023年6月1日开工,同年12月1日铺底,今年5月27日出坞,是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首制大型LNG运输船。

“蓝巨人”是如何诞生的呢?近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大连造船,看巨轮背后的“精雕细琢”,探寻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背景下,造船工业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这类船舶建造难度大,大型LNG运输船与航空母舰、豪华邮轮一同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设计、建造是一个国家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全过程严格的质量管控是船舶建造的关键。“这艘大型LNG运输船分为4个货舱,单船次屏壁粘连长度达4.5万米、主屏壁1.2毫米厚的304L不锈钢薄板焊接长度达4.7万米。”毛海波告诉记者,与常规货轮不同,LNG运输船的货舱就像一个暖水瓶的内胆,要直接接触超低温的液体,如果发生渗漏,船壳钢板会因难以承受这种低温而产生脆裂,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最终交付必须确保零漏点、零缺陷。

当前,出坞后的LNG运输船进入液货舱货物围护系统施工阶段。“液货舱的货物围护系统,即液货舱的隔离屏障和热绝缘系统,是大型LNG运输船建造的核心,需要超高的施工精度和超高的质量标准。”毛海波进一步解释道,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安装精度控制在零点几毫米到一点几毫米的量级,一丝微小的身体摆动,就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液货舱屏蔽层施工质量标准尤为苛刻,主屏蔽1.2毫米厚不锈钢薄板焊接总长度达4.7万米,误差不超0.3毫米。

近年来,世界天然气供应紧张不断加剧,大型LNG运输船的国际市场需求显著上升。在此背景下,大连造船形成LNG运输船批量建造能力,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上作用显著。“大型LNG运输船一次满载,可满足整个大连市一个半月的天然气使用需求。”毛海波介绍说。

“按照计划,这艘LNG首制船明年9月就可以交付客户。”毛海波说,大连造船手持大型LNG运输船订单数量目前达到15艘,船期最长的排至2028年,实现了大型LNG运输船的批量设计、批量接单和批量建造。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我国造船业正在向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升级。“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是大连造船业发展加快的原因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卢阳旭告诉记者。

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就足,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大连近3年先后制修地方性法规21件,加快推进以服务经营主体为“切口”的地方立法;制修市政府规章9件,市区两级累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400余件,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卢阳旭介绍说,新出台的《大连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围绕支持现代化产业发展推出系列政策举措,如在推动航运物流振兴发展方面,支持新增远洋海运航线。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下一步,大连市将立足实际、对标国际、发挥特色,持续加快营商环境升级,大连造船也将继续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为发展方向,加速船海产品制造技术提升,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大连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