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上演第二次大罢工,2700万人陷入贫穷,米莱怎么办?


界面新闻消息称,5月9日阿根廷首都爆发了第二次全国大罢工,与1月24日的大罢工导致全阿瘫痪相比,这笔规模更大,影响更大。大部分学校、银行、地铁、店铺、医院等纷纷关门打烊,垃圾无人清扫,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陷入了瘫痪状态。而且受罢工影响,阿根廷最重要的运输港口罗萨里奥港在农产品出口旺季陷入瘫痪。该港口出口80%的农产品,而农产品是阿根廷重要的财政收入支柱之一。

之所以出现这次大罢工主要是阿根廷经济出了大问题。一份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全阿累计通胀率为287.9%,但3月通胀率为11%,低于去年12月的25.5%,这让政府实现了财政盈余。

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物价上涨、政府补贴缩水等情况严重冲击了低收入人群,也就是手头有钱的仍然是政府办公人员,与底层百姓毫无关系。阿根廷天主教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月,阿根廷的贫困率飙升至57.4%,为过去20年来最高。阿根廷有约2700万人处于贫困中,其中15%为“赤贫”。

所以,阿根廷工会十分不满,组织大量工人来了一场全国大罢工。阿根廷铁路工会秘书长索布雷罗发出警告称,假如政府不与工会谈判,工会准备好继续罢工36小时。这就是要求政府给底层工人发放生活补贴,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薪酬,如果办不到,类似的罢工场面还会继续发生。

可是由于阿根廷比索持续贬值,如今的阿根廷政府又惹怒了底层百姓,面对这重重危机。为此米莱政府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宣布启用10000比索的纸币,此前阿根廷纸币最大面值是2000比索。而10000比索按照现在的汇率为11美元,黑市上为9美元。阿根廷央行还准备在年底还要推出20000比索纸币。

还有一个办法是对外借钱。米莱政府派遣外长蒙迪诺访问中国,寻求中国加大对阿根廷的投资贸易,其最主要的一个事情就是讨论“货币兑换”等问题。但收获并不大,也就说没有借到钱。因为当初米莱当政后,第一时间就是想着如何讨好美国,甚至学习苏联展开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并不鼓励与中国加强贸易关系,还宣布要退出金砖国家,申请加入北约组织。面对这种情况,中方当然是有情绪的,暂时我们不还想投资阿根廷,除非阿根廷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可以说,米莱政府是病急乱投医,结果越着急越出问题。如今阿根廷爆发两次大规模罢工运动,就说明米莱的经济改革措施存在问题,是时候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