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俄下一阶段的工作展开奠定民意基础,选举中7成以上的投票率、普京超过87%的新高得票率,是危机之中俄民族围绕普京团结程度加深的体现。普京开启第5个总统任期,也为俄接下来6年的国家整体方针带去确定性。俄乌冲突已进行到第三个年头,俄经济一度遭遇重大挑战,又在俄自身的提前准备、中俄协同下呈现出韧性。
去年俄经济增长率超过3%,高于美欧同期数据,俄方实质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推动取得这一成绩、稳固俄大国地位的普京,在俄社会支持率提升正体现了俄民众的认可。战场上阿夫杰耶夫卡战役的胜利,使得俄方在顿涅茨克的战线得到稳固,具备对战事的主导地位。对中俄关系而言,双方互为战略协作伙伴,在地缘上属于背靠背关系。
两国近几年以年增20%的贸易增速在去年达到2400亿美元的贸易级别,推动中国东北及俄远东经济振兴。两国在军事层面协同,确保中东、印度洋一带的主要贸易航线安全,重点保障东北亚局势稳定。
以中俄战略联巡工作协力应对东北亚的不稳定因素。两国也共同基于上合、金砖、“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等机制,对区域及全球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中俄协作奠定多边时局的框架基础。普京再迎来6年任期,对中俄合作的远景延续确定性。而对于以俄为敌人、愈加对华敌视的美西方来说,普京胜选是其不愿看到的情况。对此,美国、英国、德国等方采取的做法是对俄选举结果进行否认,为分裂俄社会强行扶持代理人。
德国外交部扬言在官方文件中不以俄总统称呼普京,只使用姓名。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抨击德方“失忆症和急性惊恐症发作”。
知情人士透露,普京预计于5月份进行访华行程。中国也或是普京连任总统后的首访地。任职印太美军司令的美军上将约翰·阿奎利诺则在3月20日声称,他十分担忧中俄合作,那让美国及其印太盟国面临另一种安全状况。当下全球阵营对抗迹象突出,中俄协力是崩塌单极化体系、开辟多边局面空间的破城锤。面对中东、东欧、南海、东北亚等地的地缘局面,及美元危机蔓延、新的经济金融体系需要完善的经济局面,产供链体系被阻断重塑的工业局面。中俄协作是震荡局势的解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