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又飘了?喊话守护台湾“主权”,中美谈完,台岛发声明抗议

台湾地区选举之前,参加竞选的赖清德为了骗取选票,还打着“两岸和平共处”的幌子,等到赖清德胜选之后,他就悍然撕下了伪装,不再谈什么两岸和平,反而大谈起台湾“主权”之类的言论,暴露出他“台独”的真面目。

1月26日至27日,王毅外长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泰国曼谷举行了新一轮会晤,中美会谈结束后,各自发表了新闻通告,随后台当局外事部门就立即发表一篇声明,抗议中国大陆在新闻通告中有关反“台独”的言论。

台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地兜售“两国论”,以为它背后有美国的撑腰可以为所欲为,但沙利文在随后的讲话中就中美关系,狠狠打了台当局的脸。

一、赖清德又飘了

赖清德在赢下台湾地区的选举后,有关他的批评和质疑就不绝于耳。台岛内还在选举结束后出现了包括外资“逃离”、台币贬幅扩大等负面经济效应,这些情况的出现,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界人士认为赖清德的上台,会加剧台海局势的恶化。

这一担忧确有一些道理,被称为“台独金孙”的赖清德,他的当选民意支持度仅为4成支持,近6成台岛民众则不支持赖清德,显然大多数台湾民众都意识到赖清德激进两岸路线的危险性。

国民党民众党等在野党没能实现合力下架民进党的目标,台岛只能迎来民进党下一个4年的任期。在竞选前,赖清德顺应岛内民意,还喊出过“两岸和平”等口号,可等到胜选之后,赖清德口中再难听到“和平”字眼,转而大谈起台湾的“主权”来。

据台媒2月4日报道,赖清德当天到访临近福建省澎湖县,参加“赖清德萧美琴澎湖县感恩便当会”。赖清德在会上表示,国际社会多数肯定了台湾的这次选举结果,表现出它们对台湾是“民主法治的国家”的承认。

赖清德表态称他所率领的团队未来一定会持续打拼,守护台湾“主权”,全力支持澎湖的发展。而同样的言论,在赖清德当选后就多次说出。在1月26日下午赖清德返回台南谢票时,就承诺会好好建设台南,守护“台湾主权、民主及繁荣”。

而在赖清德口中,言必谈“国家”、“主权”、“民主”,毫不掩饰他的“台独”主张,这些言论几乎成为了赖清德的“口头禅”。

面对如此顽固的“台独”分子,而且还赢下了台岛选举胜利,获得4年的任期,台海局势的恶化,已成板上钉钉的事情。可以肯定,蔡英文当局祸乱台湾几年,将先前两岸交流沟通的成果悉数破坏,如今赖清德又上台,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将更加渺茫。

对此,大陆接连出手,对台当局予以警告震慑。1月15日瑙鲁突然与台“断交”,给了还沉浸在胜选喜悦当中的赖清德及民进党一记重击,台当局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编造谎言给自己脸上贴金,指责是大陆用“金钱利诱”了瑙鲁。

随后1月26日至27日,王毅外长在访问泰国期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匆匆飞往泰国,与王毅外长展开了2024年首轮会晤。中美双方的这次会谈时间总计超过12个小时,在会谈结束后,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布新闻通告。

有关这次会谈,沙利文专程赶来就是希望中国向伊朗施压,劝阻也门胡塞武装停止对红海过路商船的袭击。美国想求中国办事,正巧我国也有一些话要对美国说,事关台湾问题,中方对美再发警告。

美国关于红海危机的请求,中方没有答应,而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要求,美国依旧敷衍。不过这次会谈对于中美双方的沟通交流还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双方一致同意两国元首应尽早通话,就有关全球、地区及双边议题进行元首级沟通。

而据美媒的报道,拜登计划在今年春天与中方领导人通电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预计在今年再次访问中国。相比于2023年中美关系的恶化、冷淡,如今双方的互动频繁,总归是件好事。由此也能看出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个转变。

事实上,想要让中美关系缓和,美国只需要满足这几个要求就可以做到,即美国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性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在经贸领域停止对中国的打压、遏制等。

其中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关键。在1月27日中方发布的新闻通告中,王毅外长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台独’,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

中方明确要求“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承诺落实到行动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面对中方的要求,美国的回应又是什么呢?

二、台岛的荒唐抗议

事实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贯彻着“战略模糊”政策,即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但对于中国大陆是否具备对台湾地区的领土主权“装傻充愣”,对于美国是否会下场“保护”台湾,也不做出明确表态。

美国的这一战略模糊政策,从不是就台湾的地位而说的,台湾属于中国这是无可争议的,而是就中美该如何相处、博弈所做出的应对措施。

换言之,美国把台湾问题严格控制在中美的博弈之间,它并不在意台当局的意见,而只看重如何利用“台湾牌”来对付中国。譬如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炉后,美国总统拜登就此事的表态就是不支持“台独”。这句话不仅是为了应对中方的情绪,更是对台当局的警告。

美国在反对大陆对台动武的同时,也反对台当局做出过激的行动刺激大陆,总而言之,美国要的是维持台海现状,这样它手中的“台湾牌”才能一直奏效。而一旦台海局势走向战争,大陆实现两岸统一,那美国就失去了遏制中国的一个手段。

换句话说,美国的立场,就是不对台湾问题持任何立场,它只注重台湾与大陆分隔的这一现状。因此在王毅与沙利文会晤后,相比于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反“台独”要求,美国白宫发布的新闻稿中,只有一句轻飘飘的“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中美双方发布了就此次会晤的新闻通告后,台当局突然跳出来横插一脚,大放厥词起来。

台湾外事部门1月28日发表声明,先是对美国进行一番卑躬屈膝的“跪舔”,声称对于美国“再次坚定公开重申支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坚定立场,表达诚挚欢迎与感谢”。

之后调转枪口,气急败坏地指责大陆“不断挑衅、威胁周边国家……意图改变现状及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屡以台海议题挟持他国……”这样一番指责下来,一顶“破坏区域与台海和平稳定”的帽子就被台当局扣到了大陆头上。

在台湾外事部门的声明中又提到两岸“互不隶属”和台湾所谓的“主权”。对于台当局的这番谬论,1月31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陈斌华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我们同全世界18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

“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肆意谋‘独’挑衅,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

台当局还以为它能够“倚美谋独”,但美国可从没没有表达过“保卫台湾”的承诺。在1月30日晚,沙利文发表公开讲话,谈到了他在几天前与王毅外长的会晤。沙利文表示,他曾在谈话中深度与中方讨论台海两岸议题并分享各自立场,但由于议题的高度敏感,他不能公开内容。

沙利文承认,美国意识到它几十年来为塑造或改变中国所做出的努力,无论是明里还是暗里,都没有取得成功。因此沙利文认为,中美竞争不一定会导致冲突,应该“负责任”地管控竞争。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在南海东海、尤其是台海议题上,中美之间细致且密集的外交活动至关重要。

显然,美国没必要去为了一个台湾和中国爆发军事冲突乃至战争,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尽管中美分歧依然存在,但中美两国还能维持沟通与交流,围绕这些分歧进行更多高层外交和磋商,这足以表明,局势还没有那么糟,一切尽在掌控当中。

只是我们也不必对美国有太高的期望,美国依然会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做出承诺却不落到实处,而这正是未来中美斗争的焦点。


参考资料:

1. 中国新闻网——《台当局声称大陆以台海议题挟持他国 国台办回应》

2. 环球网——《王毅与沙利文会面,再提反“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