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又是一年春来到。今年是联合国官方正式庆祝春节的第一年。“中国福”贴遍全球,“中国红”映照世界。春节,以其特有的“中国年味”,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直新闻独家连线多位海内外学者,畅聊中国向全球发起的“春节之约”。
甲辰龙年来啦!全球共享“中国年”
年味浓浓,世界各地正以不同方式庆祝“中国年”的到来。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自1984年以来多次到访中国,亲眼见证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
立春之日,索尔海姆荣获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在龙年春节到来之际,索尔海姆通过直新闻向中国朋友们拜年。在他看来,“过年”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节日活动。他说,不同的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 埃里克·索尔海姆)
埃里克·索尔海姆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春节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氛围,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团聚的节日,更是因为它包含了人们对龙腾虎跃的新一年的憧憬。
瑞典学者图满志已在中国生活了16年,身为“中国女婿”的他,最近刚刚回到瑞典。尽管不能在中国过年,但他告诉直新闻,属于春节的氛围和仪式仍旧不可少。在每年的春节活动中,他都能感受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与深厚积淀。
(瑞典学者图满志与中国学生在一起)
瑞典学者 图满志:我喜欢春节的一点是它非常包容。无论是哪个年龄层,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个地方,都可以庆祝春节,因为它是对春天的庆祝,是我们全人类都可以庆祝的节日。
其实为了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中方付出了不少努力。在联合国工作多年的中国籍工作人员透露,为了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中国籍职员通过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呼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春节联欢活动。为了让全球朋友都能享受春节,他们还曾建议假期不要用“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的名称,而是用“农历新年”(Lunar New Year)。
全球“过年”有何新玩法?
当世界过上中国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喜迎新春有哪些新玩法呢?
(德国迪特福特当地居民庆祝中国春节 图源:澎湃新闻)
(澳大利亚民众赛龙舟欢度中国农历新年 图源:人民网)
(布达佩斯当地游客在龙型彩灯前自拍 图源:经济日报)
对不少人来说,“过年”必不可少的是囤年货。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前教授李奎泰告诉直新闻,这些年来,中国电商平台在韩国走红,成为韩国民众置办年货时的主要选择。他也通过中国电商平台“海淘”了不少年货。
(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前教授李奎泰)
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前教授 李奎泰:在韩国电商排行榜里,阿里排第四,天猫则排进了前十。
除了置办年货,在春节期间李奎泰还会“煲剧”。他告诉直新闻,不仅是他,很多韩国民众都喜爱中国电视剧,尤其喜欢中国历史剧、武侠剧。在他看来,中国电视剧创作题材丰富、多元,而且独具特色,将历史与武侠相结合进行创作更是其他国家无法模仿的。此外,绘画也是他的另一大爱好,他对中国国画写意留白的意境十分着迷。李奎泰说,通过春节的各类活动,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中韩文明间的深厚亲缘,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海外,对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极具启发。
(李奎泰的画作)
杰西来自美国,是一名人机工程交互博士。在中国十多年,每到春节,杰西总会被众多中国好友邀请到家做客。与朋友们在一起,让独在异乡的他,也能享受到愉快的节日氛围。他告诉直新闻,如今在美国,各州都有自己庆祝新春的方式,比如巡游、商场的巡演等等,让美国民众一眼就能感受到中国年的浓厚氛围。而且“过年”也逐渐走入社区,被更多美国人接受。在他看来,中国不仅是春节应该“走出去”,还有更多“中国制造”可以承载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一同“出海”,比如高铁、最近火遍美国的“三蹦子”、高铁和TikTok。以他的亲身体验,一旦外国朋友接受了,就会非常喜爱,并享受其中。
美国学者 人机交互工程博士 杰西Forrest Fabian Jesse:我认为中国的高铁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系列好的事情,中国的发展,中国的速度,我从北京来到深圳就是坐高铁。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禚明亮表示,文可以载道,器亦可以载道,面对全球讲好“中国故事”,将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重点在于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品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禚明亮:“中国制造”的立足点是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能够让各国人民在使用中国产品时感受到中国人的精气神,感受到中华文化。
实际上,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正是一次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从美国的新春巡游到欧洲的新春音乐会,基于不同的文化土壤,春节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开出各式各样的新“花朵”,让不同文化和文明得以交流互鉴。
嗨玩中国年 中国免签“朋友圈”越来越大
今年除夕,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民众将收到一份特别的年礼——两国互免签证落地生效。3月1日,中国与泰国也将正式迈入“免签时代”。加上此前马来西亚与中国实施短期互免签证,“新马泰”这一经典旅游线路上的东南亚三国都与中国实现了签证互免。这意味着,在春节假期期间,出境游将成为不少中国人的过节方式,同时,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扩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打卡中华文化。
2023年,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走访了中国多个省份,在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他认为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到中国旅游变得越来越容易。他也喊话喜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们,只有深入中国,多多走访,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之美。此外,在兔年春节期间,他还受中国驻瑞典使馆邀请,参加了中国新春美食节。以美食为媒,聚集各国友人,在他看来,这就是中国春节的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
(侯赛因·阿斯卡里来到中国旅游)
作者:李帅,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