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土的天花板:质量总体优秀,但也有5大硬伤

前面的12.07文章,梳理过印度自然条件(天赋)好的方面,包括:1.国土废地比例小,耕地面积达150万Km²以上,比中国(据2017地理普查约139万Km²)还大;2.属于热带但不算特别低纬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降水多,适宜植物生长繁茂;3.位置居于东西方中间,在南亚次大陆一家独大;4.人口年轻化,劳动力和潜在的消费市场大。

但同时,印度的自然条件方面,也有不少缺陷,挑战巨大。

第一、陆上地缘安全性差

北方:印度核心区域——恒河平原,经济和人口密集,紧贴着地球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一个是不毛之地,居高临下,一个是腹心之地,被人泰山压顶,世界上陆地边界地缘劣势最差可能就这里了。

▲看这两块区域的人口密度对比,最容易理解三锅的焦虑

西方:古印度本来也是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与我国的两河文明(黄河-长江)对等,虽然两条河及流域的规模都小了一号。但现在,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巴基斯坦,等于我国没有黄河流域?两河文明少了一小半不说,核心区域西边对着世仇门户洞开,无险可守。

▲俄罗斯地图艺术家Anton Balazh 制作的一组3D地形图的南亚部分,印巴边界不大的沙漠,一马平川。

第二、没有大河入海口南

亚最大的水系是恒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雅鲁赞布江源头和上游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恒河水量大、流域广、平原肥沃,是世界级的大河之一。然而,这条印度的“母亲河”缺点很多,方向不好,流向了航运的死角,航运如果从孟加拉湾入海会增大上千公里运距;更糟糕的是,入海口、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主要部分在孟加拉国。相当于我国长三角在外国手里?

第三、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极端

印度大部分国土毕竟位于低纬度,虽然比赤道热带好一点,但比中国、美国和欧洲,仍然总体太热。所谓“热带无强国”,炎热确实让人不想动,因为活动出汗消耗身体,也容易烦躁激动,适合冥想不适合逻辑思考,多数国民得过且过,知足常乐,缺乏进取心和秩序。

另外,热带季风气候是两极分化、极端的典型,例如下图孟买,每年雨季涝的涝死,旱季缺水而且漫长。这种气候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第四、印度矿产资源不咋样

印度矿产资源种类不算齐全,探明种类仅有我国的一半左右;而且重要矿产资源短缺,较为丰富的有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非金属矿;但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金等矿产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短缺制约其发展非常明显。

印度目前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则仅次于自己根本不产油的日本。

第五、印度两侧的海岸山

印度半岛中南部是广阔的熔岩高原——德干高原,两端各有一条山脉——东高止山脉、西高止山脉,形成了陆地和海洋的屏障,有点类似巴西东南部的大地盾,封住了印度的出海通道,同时让印度沿海平原狭小,建设不方便,海港和高原内部的联系也不便,卸货之后要陆运爬坡,成本剧增。


印度2022年已经是世界GDP第5大国,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体量这么大的情况下,全球50大港口竟然0上榜!


给人感觉印度国土的优越性主要是对农业来说的,水、土、热、劳动力俱佳。另一方面,印度国土的5大缺陷非常明显,这些方面令印度的天赋远无法达到中、美这样的顶尖程度。这样的国土时空、硬件基础,承载着极高的人口密度,未来这个国家恐怕仍然挑战重重: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提升人口素质;提升势必带来大众觉醒,打破等级安排;大家都不信宿命、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资源和机会没那么多(例如人口第一,粮食产量不到我国一半,还要出口换汇),怎么满足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