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水产品不安全!台当局5次查出日本食品含辐射,要求退运销毁

尽管按照台当局的现有规定,食品辐射量在100贝克/公斤以内即符合规范,但台当局依旧决定对从业者进行“道德劝说”,要求从业者将含有辐射的食品退运销毁。按照台当局方面的信息,相关从业者已承诺会对相关食品进行处置。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日本水产品之外,一些日本食品也已经开始变得不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在日本结束首轮核污水排海之后,东京电力公司在官网上公布的数据就已经表明,日本核污水确实存在着大量的铯-137放射性元素。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监测,东电1到4号机取水口内的铯-137元素甚至达到了常规标准的数百倍,这引发了外界的普遍担忧。

资料显示,铯-137通常会在核爆炸或核事故中产生,它会不断放射伽马射线和β(贝塔)粒子,可对人的细胞造成伤害。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只会公布部分放射物的含量,碳-14和碘-129等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不会得到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检测和公布。

与铯-137不同,碳-14和碘-129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更长,分别达到了5370年和1570万年,对海洋环境和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安全的危害性最大。

按照日本核污水扩散路径模型来看,北太平洋海域将会成为日本核污水污染的重灾区,大量的辐射性物质将会在北太平洋的海洋生物中不断富集。到了最后,日本核污水最终会污染全球海洋,危害全人类的身体健康。

日本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侵害了各国民众的权益,也已经开始反噬自身。随着各国民众对日本核污水的危害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抵制日本水产品。

中国、科威特、俄罗斯、瑞士等15个国家已经暂停从日本进口水产品,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量也下跌了一半以上。

在这之中,最让日本政府和水产品从业者感到难受的是,我国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10月份,日本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同比减少了99.3%,只剩下240万人民币。

随着我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日本水产从业者已经是哀鸿遍野。有日本水产公司指出,在近11年的时间里,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扇贝出口额增长了大约10倍,占到了日本扇贝出口总额的一半。

然而,这项数据却在一夜之间瞬间归零,日本扇贝从业者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既不能向中国大陆销售扇贝,也不能把扇贝运到中国去加工,包装好后再销往别国。可以说,中国水产禁令对日本水产从业者的打击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