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践行好“两个结合”,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四组关系

为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推进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海市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论坛近日在沪举行。本次论坛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出席论坛并作学术致辞,解放日报社党委原副书记周智强主持论坛开幕式,来自全市各高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专家及青年学者参加会议。

王国平指出,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间节点,举办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论坛具有积极意义。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践行好“两个结合”,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四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青年学者要坚定信仰,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更要将自己的人生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曾峻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不断深入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理论工作者,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既是神圣的学术职责,更是庄严的政治使命。我们要坚持原原本本学,不仅要注重党的创新理论的具体表述,注重厘清其间的重要关系,更要注重研究阐释其所蕴含的丰富道理学理哲理。在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上,要运用纵横交织法,“纵”就是要系统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形成发展的进程,“横”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涉及的方方面面,从而找到规律、获得启迪。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要注重对党的创新理论命题之间的关系研究,理解理论命题背后语境的转换、思想的提升。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必须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必须深耕经典著作,深入揭示党的创新理论发展脉络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进而真正做到体系化、学理化。

据了解,本次青年论坛面向全市45周岁以下的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发出征文启事,共收到征文184篇。经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会上,程丙、单程秀、崔健民、冯梅、齐久祥、刘文祥6位青年学者分别作交流发言,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方松华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勇教授分别作专家点评,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作论坛总结。

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举办,是市社联第十七届学会学术活动月活动之一。

栏目主编: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文内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周丹旎 叶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