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看到#除夕不放假#的热搜,什么感觉?
反正我是一整个绷不住了。
除夕诶!我们是中国人诶!这个时候了居然还要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到底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浅浅翻了翻热搜底下的评论,才渐渐缓过来,原来想发疯的不止我一个……
01
看到高赞热评的那一刻,真是又气又好笑。
但又无话可说,好像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近几年,每次一过节,老百姓就对放假安排怨声载道。
但次次抱怨,回回依旧。
该调的休还是在调,该补的班一天不少。
有人说,调休凑假期,是因为这几年经济下行,不得不刺激旅游业以实现增收。
但每次一放假,拥挤不堪的旅游景点,特种兵式的旅游模式,酒店刺客、商家恶意抬价等乱象层出不穷,丝毫感受不到文明社会的尊重。
不出去吧,好像浪费了这份的“良苦用心”
出去玩了,回来便有一种主动躺在案板上任人宰割的感觉。
关键是,“贴心小长假”似乎并未治愈我们的心情,反倒平添了几分疲惫。
调休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很明显,这份好并未实现共赢。
我们的心声也很简单,既然给安上了“享受长假”的名头,就不要再变着法让人补回来。
给了又要,这不存心膈应人吗?
俗话说是:打一巴掌给颗糖。
你这是强塞一颗糖,还要再扇人一巴掌。
估计这糖的余味都带着血丝儿吧。
02
近几年,每到年末就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
而除夕不放假,那打扫庭舍、张灯结彩、祭祀等这些传统活动,年轻人根本没法参加。
既然没有人来传承,年味淡,必然也是大势所趋。
除夕不放假意味着什么?
打工人如果就在当地工作,或许在除夕夜还能赶上与家人和和美美围坐在餐桌前团圆;
但对漂泊远方的人来说,当晚还要回到冰冷的出租屋收拾行李赶路,或者挨到大年初一再匆匆赶车。
稍微近点,当天就能到,距离远的,大年初二才能到家。
就好比,我的一些同事是西北人,高铁车次本来就少,就算大年初一一大早赶车,最快也得十来个小时。
这还只是到省,他们还要再转车到市,又得花几个小时。
如果手速不快,没有抢到合适的车票,那就只能再在当地留宿一晚,等到家最浓烈的春节氛围已经淡了不少。
更何况,过年期间,酒店、宾馆一般不营业,那他们又该去哪里落脚呢?
还有那些开车返乡堵在高速路上的人,不知何时才能到家。
不禁感叹一句:原来人类的悲喜真的并不相通啊。
03
热搜一出,看到不少账号出来解释:
有的说,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周末休息104天,带薪年休假5-15天,总假期数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也有为大家科普:除夕在我国相关规定中,本来就不是法定节假日。今年没安排放假,也是合理之举。
的确,这样看,他们的解释似乎也有道理。
但是否考虑到现实的民情呢?
很多打工人根本就无法享受到104天的周末,带薪年假在有些小公司也并不存在;
除夕确实不在放假的相关规定中,但规定是死的,民众的情感寄托是真的呀!
很多人就指着这段时间尽早回家,告别旧年,迎接新的开始呢!
以前以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讽刺故事只发生在古代。
现今才明白:占据资源优势,却难接底气的“专家代表”们依旧存在。
还记得那些专家的迷惑建议吗?
“建议降低结婚年龄来提高生育率”
“建议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
……
(图源:网络)
但凡有点生活认知的人,都会感到离谱的程度吧。
说到底,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早就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家的真实境遇,也就很难提出真正有用的建议。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不能身受,就真的无法感同。
你不能自己站在金字塔端,就以为全世界都恢宏壮丽。
其实,这个世界多的是为生活苦苦挣扎的人,就看你有没有那颗悲悯的心。
希望人类多一点互相理解,而非固守在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