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3大城市区划调整前瞻:津市设区,澧县、临澧合并为县级市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北部、湘鄂两省交界处,是湘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重镇和物流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常德是湖南仅次于长沙岳阳的第三大经济城市,全省第四大人口城市,曾经是湖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上经济总量曾经位居湖南第一)。常德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1万,目前共设有9个县市区,其中部分县市区体量过小,而且还存在着飞地,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

鼎城区

鼎城区一分为二,北部划入武陵区

常德目前共设有2个市辖区,即鼎城区和武陵区,其中鼎城区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而武陵区面积仅有412平方公里,两个的面积差异巨大。而且,鼎城区被武陵区拦腰截断,将鼎城区分为南北无法连通的两大部分,形成了市内飞地,不利于城镇建设规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

武陵区

因此,建议对鼎城区和武陵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沅江为界,将鼎城区的北部地区划入武陵区(即武陵区以北属于鼎城区管辖的行政区划范围),这样武陵区将和鼎城区北部地区连成一片,整个行政区划就理顺了,不仅便于行政管理和城镇建设规划,而且还可以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做大做强常德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培育市域经济增长龙头,提升主城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桃源县撤县设市,打造市域副中心

桃源县为常德市辖县,因陶渊明桃花源而得名,位于常德市的西南部,处于常德、益阳怀化张家界等4个地级市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可以将桃源县撤县设市,并将确定为常德市的市域副中心,赋予它对接益阳、怀化和张家界的战略任务,从而加强跨市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桃源县

桃源县是常德第一大县市区,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在常德县级行政区中居首位;经济总量为492亿,位居9个县市区第一;常住人口80万,同样处于常德县域第一。目前,桃源县基本达到了撤县设市的标准,将桃源县撤县设市,不仅有利于桃源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可以培育市域经济增长极,促进跨市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津市市

津市撤市设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津市市为常德代管的县级市,面积仅有550多平方公里,仅高于武陵区,常住人口为21万,是常德常住人口最少的县市区。2022年,津市市经济总量为208亿,人均GDP9.90万,远超武陵区和鼎城区等两个市辖区。所以,将津市市撤市设区,不仅可以扩大常德市区面积和发展空间,还可以提升主城区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心城市在市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市域经济协同发展。

澧县

澧县和临澧合并后升格为县级澧州市,建设跨省合作的市域副中心

澧县和临澧县均为常德市的辖县,位于常德市的中北部地区,处于湖南常德与湖北荆州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澧县和临澧县毗邻,两个县历史上均属于澧州,因此可以将澧县和临澧县合并以后升格为县级市,将新的县级市命名为澧州市,并将澧州市确定为市域副中心,赋予它跨省合作的战略任务,从而加强常德与荆州的跨省合作,促进洞庭湖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临澧县

澧县和临澧县合并以后,新的澧州市面积为3279平方公里,总的常住人口109万,2022年经济总量为683亿元。新的澧州市将成为常德体量最大,经济总量最高的县级行政区,有望在市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跨省合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而提升常德市的能级,将在区域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