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损失2个亿!北方邻国果断考虑抛弃欧盟,计划将石油出口中国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近日,英国媒体路透社披露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计划,欧盟委员会在今年7月中旬宣布了代号为“Fit for 55”的大胆减排计划。欧盟雄心勃勃,致力于在未来的十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55%,为欧洲大陆的碳中和目标铺平道路,预计在2050年前后实现这一壮举。

为了达成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欧盟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不仅仅是收紧新车排放标准,还涵盖了提升清洁能源比例以及鼓励民众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等。此外,欧盟委员会还计划在2023年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这项机制的实施可能意味着欧盟将会对贸易伙伴征收碳税。据悉,每吨碳排放可能会被征收高达30美元的关税。


所谓碳税,即是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的一种方式。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逐年攀升。这些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从而推动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气候变暖对于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例如冰川融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以及粮食产量减少等。

碳税的引入旨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碳税的征收对象主要包括传统化石燃料如汽油、航空燃油和天然气。在碳税征收方面,欧洲一直处于全球前沿。早在1990年,芬兰就率先推出了二氧化碳附加税,而2012年,欧盟宣布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税。


然而,碳税的实行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虽然从设计初衷来看,碳税无疑是一种有益的、环保的税收制度,但考虑到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碳税的实行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碳税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抑制。其次,碳税的实行会导致能源出口价格上涨,进而增加进口国的能源成本,降低出口国的能源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显著。例如,欧盟计划征收碳税,这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可能导致每年超过2亿美元的出口损失。


专家指出,碳税的实施对于石油加工、焦炭以及采矿业影响最大,而哈萨克斯坦的主要能源出口对象恰恰是欧盟。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哈萨克斯坦向欧盟出口的石油占其石油总出口量的95%,出口额高达40亿美元,同时向欧盟出口的天然气价值达1910万美元,氧化物和氢氧化铬等产品的贸易额则为670万美元。

未来,碳税的征收范围可能会从能源行业扩展至钢铁、水泥、化肥以及电力等领域,凡涉及碳排放的产业均有可能成为征税对象。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不仅是能源,其他商品的出口也极度依赖于欧盟市场。据统计,今年1-5月,哈萨克斯坦对欧盟的出口额高达8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40%以上。


由此可见,欧盟的碳税政策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然而,哈萨克斯坦并未束手就擒,而是积极寻求出路。近日,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长卡拉加耶夫表示,哈方正在积极探讨替代方案,考虑将石油出口重心从欧盟转向中国或东南亚国家。

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自2017年起,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石油消费国。中国的石油需求依旧保持高位,因此确保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对于中国的能源政策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积极扩大石油进口渠道,如果哈萨克

斯坦因为碳税的征收将石油出口转向中国,那么中国有望成为欧盟碳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达到了5.4亿吨,同比增长了7.3%。其中,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进口量高达8492万吨,而俄罗斯和伊拉克紧随其后。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中东有五个国家进入了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前十,而只有俄罗斯与中国接壤。如果哈萨克斯坦和中国达成石油贸易协议,这将对中国带来诸多好处。首先,与中东地区相比,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可以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进口成本。其次,相对于海上运输,陆上运输更为安全。即使在战争时期,陆上交通线也不容易被封锁,这可以极大提升中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性。


面对欧盟的碳税政策,哈萨克斯坦并未束手就擒,而是积极调整战略,寻找替代方案。这种果断而灵活的反应展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不仅如此,这种调整还凸显了国家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博弈和合作。

总的来说,欧盟的“Fit for 55”减排计划在推动环保事业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碳税的实行带来了挑战,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然而,这也促使各国重新思考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应对全球环境的变化。而在这场全球博弈中,中国作为能源大国,有望因为其市场巨大和战略位置成为某些国家调整战略的最佳合作伙伴,这也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提供了新的契机。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