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能文能武张举人
编辑丨能文能武张举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蒙古国在矿产资源的储备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优质煤炭储量之丰富更是引得世界瞩目。
据统计,蒙古国的优质炼焦煤储量已经进入了全球前五名,再加上该国在地理位置上和我国还有俄国相邻,我们两个国家是煤炭进口大国,所以蒙古只要安安分分的跟我国还有俄罗斯展开合作,想必赚的盆满钵满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蒙古国却暗藏野心,他们为了攫取更高额的利润,低头向美国示好,甚至不惜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签订的供给煤炭协约。
或许,蒙古国和美国都以为他们用这样见不得光的方式,就能够迫使中国“低头”,但他们还是低估了我国强大的抗压和应变能力。
如今,我国已经有了有效的反制方案,其中呈现出来的智慧不但让全世界拍案叫绝,更让蒙古国悔不该当初。
那么,面对蒙古国公然毁约的行径,我方到底是如何巧妙反制的呢?
多年亲密合作,遭蒙古国单方面损毁
如果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最“高枕无忧”,蒙古国一定会榜上有名。他们地处内陆,又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左右逢源”,不但地区环境相当安宁稳定,而且在出口矿产资源的时候,更是有现成的邻国作为“大客户”。
所以,蒙古国也是很早就跟中俄两国签署过矿产资源的供应协议,尤其中蒙两国之间的煤炭贸易,更是历史悠久。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向蒙古国进口优质煤炭,进口的数量也是相当稳定,而且还随着人口的增多,进口的数量展现出蓬勃上涨的趋势。
对于经济结构单一,十分依赖能源出口的蒙古国而言,与我国长期亲密合作实在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蒙古国却突然发难,单方面“撕毁”了向我国供给煤炭的协议。
之后,他们不但停止了向我国继续供应煤矿,还把本该运送到我国的煤炭,拿到了市场上进行拍卖。
这不禁让人感到有些疑惑,虽然把煤炭拿去拍卖的确更容易卖出高价,但是蒙古国这样做不就是在间接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吗?
而且,这样缺乏信誉的行为发生之后,与我国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岂不是毁于一旦?
从长远来看,蒙古国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那么,蒙古国究竟为何会选择做出这样“自砸饭碗”的举动呢?
内外因素,致使蒙古国做出“迷惑操作”
根据外媒报道的消息来看,蒙古国这个反常的举动背后可能有着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从内来说,蒙古国的煤炭行业当时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腐败危机”。由于我国交给蒙古国的煤炭订单数额非常之大,所以蒙古国内的一些部门就开始“冒天下之大不韪”,打起了从中发黑心财的坏心思。
许多蒙古国官员也都经不住诱惑,走上了贪赃枉法之路。这严重损害了煤炭贸易的公平性,更让本应收归蒙古国国家财政的资金,流入了一部分官员个人的腰包。
在这件事情上,我国的收炭厂商以及蒙古国的老百姓都是受害者。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蒙古国官员的这些行为很快遭到了曝光,引起了蒙古国民众的不满。
不仅如此,蒙古国最近几年来,受到世界公共卫生事件和俄乌冲突带来的许多影响,蒙古国内本就发展缓慢的经济状况更是迭遭打击,社会矛盾因此而不断加剧。
这些事情加起来,许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忍无可忍的蒙古国老百姓纷纷走上了街头,要求政府对这件事情给出合理的解释。
为了息事宁人,蒙古国这个时候竟然开始了一系列的迷惑操作。
首先,他们单方面撕毁协约,终止了与我国的煤炭贸易合作。然后,他们又把本该供应给我国的煤炭,全都拿到了蒙古国当地的证券贸易所进行拍卖。
众所周知,在证券贸易所拍卖换来的钱当然会比正常出口要高,所以蒙古国也是靠这个办法稍微弥补了一部分因为腐败问题造成了财政亏空,当地老百姓的怒气也暂时得到了平复。
但我国却因此承受了无妄之灾,突然被中断煤炭供应让我方的利益受到了不容忽视的损失,而蒙古国对此也拿不出合理的补偿方案。
可以说,蒙古国这样做,相当于是把自己国内的危机转嫁到了本来与这件事毫无关系的中国身上,这也就是蒙古国单方面撕毁与我国协议的“内因”。
至于“外因”,则要从蒙古国这些年来奉行的一个“第三邻国”的外交理念开始讲起。
蒙古国的地缘位置相当特殊,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而且在历史上蒙古国曾经长期受到苏联的控制和支配,所以现在跟俄罗斯的关系也很微妙。
虽然时过境迁,但蒙古国还是常常对俄罗斯感到十分恐惧和忌惮,总是想要从其他大陆找一个“大靠山”,来跟俄罗斯制衡,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三邻国”策略。
在这个世界上,能跟俄罗斯实力相当,并且与之关系不对付的国家恐怕只有美国。所以,美国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蒙古国开拓“第三邻国”的首选,而美国也对再多拥有蒙古国这样一枚“优质棋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这几年来关系越发亲密。
甚至有外媒还爆料过,蒙古国之所以撕毁与我国的协议,其实也是出自与美国的串通,这也就是所谓的“外因”。
为了赚到高额的利润,顺便向美国进行讨好,蒙古国甚至不惜“舍近求远”,宁可花费更多的运输成本,也要把自己国内的稀土等矿产资源运送、出口到美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自然受到了蒙古国的冷落。而且蒙古国也许是觉得自己成功傍上了美国,所以对我国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甚至还提出要求,想要租借我国的天津港来向美国运输稀土。
蒙古国和美国可能原本以为能用煤炭贸易来对我国“卡脖子”,迫使我国低头。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我国并非是没有反制的能力,只不过是一直秉持着以德报怨的态度,不想完全对邻国蒙古国撕破脸而已。
但是现在既然蒙古国如此的得寸进尺,我们自然也要毫无心理负担的行动起来了。那么,我国究竟是如何巧妙反制蒙古国的过分行径的呢?
巧妙反制,令世界拍案叫绝
对于蒙古国的失信行径,我国的反制可以说是直击要害。
首先,我们开拓了一个完全不逊色于蒙古国的煤炭供应伙伴,让原本洋洋得意的蒙古国明白过来,对于我国而言,他们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个新的合作伙伴就是澳大利亚。
虽然同为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但是比起蒙古国来说,澳大利亚在煤炭出口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首先,澳大利亚的煤炭储量在蒙古国之上。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所示,截至2020年底的时候,澳大利亚的煤炭储量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亿吨,稳居世界第四位,而且这还只是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可以说无论是当前储量还是未来的开采潜力上,澳大利亚都比蒙古国要强不少。
其次,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港口纽卡斯尔港,运输起来成本低廉,方便快捷。在这方面,没有自家港口的蒙古国就又被比下去了。
而且,我国和澳大利亚的煤炭贸易合作也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长久的历史。只不过曾经因为某些不可忽视的原因,我国的相关行业停止了对澳煤的使用和进口,这才让蒙古国得到了合作的契机。
随着我国和澳大利亚关系的缓和,双方之间的合作已经开始重新开启。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国已经取消了持续2年多的“澳煤禁令”,源源不断的优质煤炭已经如同插上翅膀一样从澳大利亚陆续运抵我国。
澳大利亚的外事发言人也在第一时间表示:“对于与中国展开煤炭合作非常欢迎”。
可见,随着中澳煤炭贸易合作的不断加深,我们完全没有依赖蒙古国煤炭供给的必要,更加犯不着对其“低头”。
这样充满智慧和强大应变能力的巧妙反制,也是当即引得全世界有识之士拍案叫绝。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感到慌张必然是蒙古国他们自己。因为蒙古国虽然与美国展开了稀土贸易合作,但是却面临一个天大的难题,那就是他们很难把这些稀土运输到美国去。
想要做成这件事,蒙古国要么需要租用我国的天津港,要么就得从俄罗斯陆地取道,但是后者的成本太高,而且俄罗斯也未必会帮这个忙。
所以,蒙古国以后有求于我国的时候还多着呢,想必这个时候的蒙古国一定会为当初撕毁协约的短视行为感到后悔莫及吧?但这份苦果,也只能他们自己慢慢承受了。
结语
普通人做生意尚且讲究一个“以诚为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又何尝不是如此?蒙古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能单方面撕毁已经签好的协议,让“老主顾”利益受损,将来又哪还有其他国家敢跟他们合作呢?
如今陷入窘境的蒙古国想必也是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希望他们能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后不要再制造出这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