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铁出现?该国放话:中国若有难,我们将绝不动摇与中国共进退

文| 小李

编辑 | 青橘罐头

●○前言○●

俗话说得好,多一条朋友就多条路。国际交往就像一个小江湖,多的是人情世故,多的也是利益交换。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同发展阶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但这个国家却放出豪言壮志声称中国是铁打的哥们,要和中国共患难,这是十分难得的。

这种言论一经发表,一时间就引起了诸多国家的关注,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公开与另一个国家“捆绑”在一起,来承担更多风险。

确实,将自己与他国直接绑定是会承担一些不必要的风险的,但这种积极外交的策略是一把双刃剑,有增加风险的弊端,也有改善外交环境的好处。

就像中国,中国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追求与诸多国家之间的对话,以此来减少对抗。

中国在实际行动上,表达着对世界各国善意和友好的态度,不仅是为了改善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更是要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比如,要提到中国的好哥们,那就非巴基斯坦莫属了,“巴铁”的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前几年有网络短视频平台的旅游博主,向国内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候的豪华待遇,当地在得知其是中国的游客之后,竟然派遣了一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来保护她的安全,一路护送直至出境。

这个视频一经曝出直接引起了国内网络的惊涛骇浪,中国网民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体会到真正的“巴铁”。

就算如一些网友说的有作秀的嫌疑,但是其能在一名普通的中国游客身上下功夫作秀,也完全可以说明巴基斯坦政府在当地对中国人的重点保护。

而中巴友谊如此深厚,也离不开中巴双方的付出和努力。

从最开始60年代巴基斯坦还在和印度因为领地归属不断发生武装冲突的时候,中印战争也是瞬间爆发,中巴关系的奇妙之旅从这里开始。

虽然主观上,中国是对印度无视边境侵犯主权的行为进行打击,但客观上中印边境的战争也使得巴基斯坦方面的压力小了很多,侧面帮助了巴基斯坦在印巴冲突中取得优势。

可能是巴基斯坦为回报中国,在不久后,其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席位的选举上,投出了关键的一票,帮助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大大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要知道,当时支持中国政府的国家真的只能算是少数,巴基斯坦就是其中之一,这样中巴的外交关系也是越来越好。

到后来,中国还曾在后续的印巴冲突中,为巴基斯坦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和武器上的支持,因为当时大背景就是美国操纵印度,实行霸权主义,想要侵略扩张,中国帮助巴基斯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国周边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

如果说之前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是特殊时期的外交,那么后来中巴外交就趋向正常化,多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

中国曾多次帮助巴基斯坦修建铁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基建优势,这样一来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就得到了完善,经济也被推动着快速发展。

而巴基斯坦作为回报,如今其国内大部分的旅游景点对中国人免费开放,各种商超都有购物优惠,甚至还送中国土地,外贸商品。

而中国并不是只会和对自己有利的邻近国家建立良好外交关系,要知道中国坚持的和平外交战略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就在2023年3月份,中国和洪都拉斯成功建交,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国和洪都拉斯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根本不沾边,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美,所以就完全不存在地缘政治的关系。

其次,洪都拉斯其实是个小国家,人口是千万级别的,比起来甚至不如中国的某一个省份,但中国仍然坚持与其建立外交关系,以此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也能借此帮助洪都拉斯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体系中去。

而洪都拉斯方面也曾多次表示对中国的认同,还说明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现在以后都不会干涉台湾问题,会充分尊重中国主权,这也是中国愿意与其建交的部分原因。

而说到台湾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台湾“邦交”的问题,在蔡英文的金钱攻势下,刚开始与台湾邦交的国家达到了快50个。

不过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积极与世界各地的国家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与台湾“断交”的国家就越来越多,到现在也只剩下不到十五个国家还与其有邦交关系。

这可以说是中国和平友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成果,通过国家的外交来压缩台湾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使得台湾的台独势力最后无依无靠,一步步来实现对台湾的和平解放,最终实现国家真正统一。

其实说白了,不管是巴基斯坦、洪都拉斯还是台湾的“断交”,这些都是和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分不开的,都是在中国和平发展的总战略下取得的显著成果。

在中国这种政策下,就会不断有新的“巴铁”诞生。

说到中俄关系,很多人最可能想到的就是历史上的中苏关系,毕竟俄罗斯脱胎于苏联,总是会多多少少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苏联第一个提出要和新中国建交,虽然有政治原因,但在客观上给了新中国新生政权一定的庇护,给新中国了一个较为平和的发展空间,加上同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很多人都亲切地称苏联为“老大哥”。

中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也是借鉴了苏联的模式,中国第一个“一五计划”就为中国初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是还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到后来苏联甚至帮助中国进行了部分核武器的研究,虽然受到之后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没有继续,但帮助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

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也没有就此无视俄罗斯的存在,而是坚持和平外交,积极与新生的俄罗斯建立和平外交关系。

到了现在,中俄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千丝万缕了。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中俄两国十分邻近,受便利的交通影响,两国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俄罗斯很多出口商品还会经过中国的港口进行贸易,借此来获得便利,中国也能从中获利。

所以至今中俄之间不管是铁路运输还是港口贸易,都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中俄经常一同出现在亚太地区的合作峰会中,也表明了中俄的经济发展立场是一致的。

在政治上,中俄本身就是邻近国,免不了地缘政治关系的发展,这样一来两国建立良好外交关系,培养深厚领国友谊,是非常有利于在本国周围构建良好发展的和平环境的,是互惠互利的。

中国也是凭借这一理念,多次帮助俄罗斯。

俄乌战争中,中国虽然没有违背国际公约,直接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支援,但是加强了俄罗斯的贸易交流,令其国内的经济得以维持,老百姓的生活得以正常进行。

在近年中俄也是正式确立了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真正地做到了两国同心,共渡难关。

俄罗斯肯定会把中国的所作所为记在心里,这都是两国关系的积累,而还有一个原因真正使得俄罗斯靠向了中国,那就是外部压力。

美国便是施加压力的主要国家,毕竟其已经将中国、俄罗斯这两个大国视为了眼中钉心中刺,生怕自己的“霸主”地位因为中俄而被撼动。

美国在向中国施加贸易压力建立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在针对俄罗斯,也对俄罗斯明里暗里进行了贸易限制。

而且在前几日突发核武器检查事件中,俄罗斯也是美国的针对对象,给本就受到战争影响的俄罗斯增加了很大的舆论和政治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俄罗斯国内社会民心不稳,继而发生各种游行甚至暴动,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的政治安全,最终影响俄罗斯的根本发展利益,现在的俄罗斯可以称得上被整的内忧外患。

而当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求别国帮助,离得最近的中国自然成为了被求助的对象,加上中国在国际上始终坚持树立的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和平发展环境,也让俄罗斯觉得中国是值得信赖的。

所以才会有俄罗斯那“如果中国有难将会毫不动摇地与中国并行”的豪言。

目前来看俄罗斯确实是个值得合作的好伙伴,除了其本身具有较大的经济体量,也有其在地缘政治方面能给中国带来有利影响的优势。

加之俄罗斯曾公开表示会坚决尊重中国的主权问题,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也认同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非常有利于两国之间关系的深入交流的。

中俄在经济上将会逐步分层级地深入交流,践行两国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促进中俄深厚友谊的发展,两国也会积极交流合作,做到互惠互利,真正实现肝胆相照、共同发展。

在现在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也确实要抓住机会,妥善处理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充分发挥邻近国友好关系的优势,以此和俄罗斯共同应对美国等对中俄别有用心的国家带来的麻烦,也能以此应对国际社会波谲云诡的局势和随时可能到来的风险。

中俄之间的友谊将会愈发深厚,战略合作关系也会随着发展而愈发牢固。

●○结语○●

俄罗斯乐于也敢于靠向中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更是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没有过硬的实力在国际上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说,中国在处理好外交关系的同时也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策略,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军队,增强军事硬实力,以此来增强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

只有这样,才会有中俄之间的同舟共济,合力御敌,中国与俄罗斯或者他国之间才有友谊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