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被起诉到法院后,你是选择逃避还是会积极应对?
案例
原告姬某称被告秦某欠自己1.8万元车辆租赁款,因多次催要被告一直不给付,无奈之下将其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书记员立即通知秦某到法庭领取应诉材料。可秦某先是允诺前来应诉就是不兑现,后又称在外地无法回来。为邮寄应诉材料,问其在外地的居住地址,秦某支支吾吾不予答复。于是法官来到秦某的家中,秦某家人略带抵触情绪说到“秦某在外地,家里面也不知道秦某具体地址”,法官便耐心讲解送达应诉等材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果觉得案件上有什么委屈可以开庭时候说清楚,如果一味地无理拒收法律文书,其实是在主动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能面临人民法院的处罚和制裁。随后被告的家人不仅帮忙联系秦某,还说服秦某来到法庭,在法庭主持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握手言和,原告考虑到被告经济上困难,同意被告每个月支付1000元,而被告也表示会按期履行。
普法小课堂
面对纠纷,当事人应积极应对,诚信诉讼,相反逃避有可能会使你丧失举证、质证和抗辩等合法权利,如果对方提出了合理合法的证据,而你又有能力进行辩驳自证却因为拒收法律文书、拒绝到法庭提交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很可能导致法庭依据对方的证据做出对你不利的判决结果,甚至之后迎来强制执行,可以说是自食其果!颜面扫地都是其次的,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你将“寸步难行”!
“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应积极应诉”相关视频
-
54:37
-
2:32
-
26:03
-
7:17
-
7:39
-
6:31
-
11:46
-
27:54
-
3:52
-
11:17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国际分类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