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外媒对此次峰会高度关注。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近日刊文称,中亚五国总统将齐聚中国,讨论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众多国际问题。此外,各国领导人还将就地区合作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取消签证限制和铺设新的天然气管线等。
报道援引中国外交部的消息称,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相关国家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报道称,中国与中亚关系有着广泛的经济基础。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40%,达到70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额同比增长了22%。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接近150亿美元。
报道称,中国是中亚国家的主要经贸伙伴之一。中亚国家对华出口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铝在内的原材料;中国则向它们提供机械、设备、机电产品和零部件等高附加值商品。
报道援引专家的话说,北京致力于解决疫情后的经济问题,并视自己为全球性的地缘政治参与者,“它正在构建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新模式”。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报道截图
俄罗斯《独立报》报道称,中国-中亚峰会将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西安举行,它是中国的古都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中国视西安为“北京与中亚各国合作的中心”。
报道援引专家的话预测,各国在峰会上将讨论“新丝绸之路”,尤其是连通各国的“中部走廊”(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和铁路货运大动脉。
专家们还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以中亚为终点,这说明,中国正不断夯实其与该地区的经济往来。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自由欧洲”电台网站评论称,中国当前在中亚作出努力的背景是,中国寻求为其规模巨大的“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的活力。
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随着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快速复苏,中国正寻求向中亚地区发出一个象征性信号,即:中国与中亚国家应积极开展商业合作。
美国“自由欧洲”电台网站报道截图
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网站近日刊发题为《中国想在中亚寻找什么?》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能在中亚地区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文章称,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从未试图干涉中亚国家的内政。中国一贯支持中亚国家的领土完整。
文章指出,中国对中亚的外交方针代表了当今国际关系中真正的公平正义。反过来看,该地区国家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中国。
文章还称,由于美国试图加强所谓的“印太联盟”以遏制中国,中国在东部前沿可以说正面对越来越多的敌对行动,这和中国与中亚接壤的西线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中国寻求加强与中亚的关系是很自然的。
文章强调,中国希望为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作出贡献。
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中亚各国对于峰会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寄予厚望。
塔吉克斯坦斯坦“亚洲之声”通讯社近日在报道中提到,拉赫蒙总统此次访问的随行代表团成员包括外长、经济和贸易部长等在内的多名高级官员。
土库曼斯坦国家通讯社近日发表文章称,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将开启中亚五国与中国关系的新纪元。
专家认为,中亚五国与中国未来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物流、投资、经贸等领域。
报道指出,各国在峰会上将讨论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前景,若建设成功,可以大大缩短大规模货物流动的距离和运输时间,使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获得质的飞跃。
土库曼斯坦国家通讯社网站报道截图
吉尔吉斯斯坦“StanRadar”网站近日援引该国政治分析家谢斯塔科夫的话称,近30年来,中国成为中亚的主要贸易和经济伙伴之一,通过实施“一带一路”项目,为该地区各国融入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报道还称,中国领导人不断强调致力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官方路线,这对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Anhor”网报道称,参加中国-中亚峰会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此次访华的重要行程之一。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时报》近日报道称,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即将举行的峰会抱有很高的期望。
托卡耶夫称,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
托卡耶夫说:“中国在中亚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我在中亚的所有同事都会同意我的看法,我们都从与中国的关系中受益。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促进这种合作。”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日本时报》此前报道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中亚视为对外贸易、能源安全、民族稳定的关键前沿阵地;近年来,通过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铁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等举措,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报道援引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威廉·柯比的话称,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现在可能达到了自公元618年至907年唐朝古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编译丨林维 杨楠
签审丨江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