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试图抹黑香港区议会改革,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无知

(观察者网讯)日前,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令区议会重回服务市民、为市民谋福祉的正轨和初心。然而,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7日发文妄称区议会改革方案不民主,并歪曲区议会的定位,称其原为“民主和公众参与的最后堡垒”。

据香港《明报》5月9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8日去信《华盛顿邮报》,谴责其社评内容歪曲和捏造事实,以评论为名抹黑区议会新制度建议及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指出该媒体对区议会定位的误解和无知,重申区议会在香港基本法下是非政权性的咨询组织。

陈国基(左四)到支持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街站打气

《华盛顿邮报》7日发表题为所谓“民主政体在香港的最后遗迹正在被摧毁”的评论文章,妄称香港区议会本来一直是“民主和公众参与的最后堡垒”,“如今不再是了”。《华盛顿邮报》在文中刻意抹黑香港特区政府上周公布的区议会改革方案,妄言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伪选举”,“既不是选举又不民主,是一场闹剧”。

面对这番肆意抹黑,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致信《华盛顿邮报》,谴责其社评内容歪曲和捏造事实,以评论为名抹黑区议会新制度建议及香港国安法的实施。

陈国基在信中表示,《华盛顿邮报》社评声称区议会是市民表达政治取向及不满的渠道,反映该媒体对于区议会定位的误解和无知,重申区议会在香港基本法下是非政权性的咨询组织。

陈国基指出,此次改革旨在将区议会“去政治化”,重回咨询角色,并引入资格审查机制确保“爱国者治港”。陈国基在信中针对《华盛顿邮报》社评内容逐点反驳,包括重申新选制下立法会具广泛代表性、行政立法良性互动。

这不是陈国基首次公开反驳歪曲香港区议会改革方案的言论。

他于5月3日在脸书发文,驳斥“重塑区议会方案造成‘民主倒退’”一说。陈国基表示,相信香港民众都会同意,区议会无论采用什么组成和产生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确保区议会作为“非政权性区域咨询及服务组织”畅顺有序运作,切实为市民提供服务、为社会带来裨益。

“大家回想一下第六届区议会的乱象:当时大批毫无地区服务经验、只打着政治口号的人士,透过相对单一的产生方法进入区议会。他们虽然经直选产生,但不但荒废地区事务,更在区议会上肆意激发社会对立、分化,部分人更公然高举‘港独’‘揽炒’旗帜,冲击特区政府管治。香港市民无法通过区议会反映民生意见,更无从得到区议会应提供的地区服务。难道区议会充斥这些劣迹斑斑、恶行累累的行为,就体现了‘民主进步’吗?”陈国基写道。

他补充称,有人质疑区议会的新产生方法按不同人士的政见进行“筛选”,“我想强调,我们‘筛选’的准则只有一个,就是防止任何不爱国爱港的不良分子进入议会、窃据议会!”

据新华社早前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5月2日举行记者会,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李家超强调,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令区议会重回服务市民、为市民谋福祉的正轨和初心。

李家超表示,此次完善地区治理的建议方案,按照3个指导原则进行,即国家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充分体现行政主导。

他介绍,此次检讨有两个主要部分:优化区议会职能以及改革其组成,从制度上拨乱反正;完善地区治理架构,增强地区治理效能。

李家超强调,该方案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针对香港实际情况而制定,有利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