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读书会丰富居民精神生活。资料图片
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把基层党组织的巨大优势转化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不竭动力,平城区新华街道围绕“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全面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民服务走深走实,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凝心聚力构建党建新格局
新华街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找准党建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契合点,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党员队伍管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各社区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强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将清廉社区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党员履职尽责、志愿服务等推行党员积分制,提高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创新型“党建+网格化”工作,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将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造成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平台和办好民生实事的服务性舞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持续发力推进基层治理
对照目标、立足实际、发掘亮点、积极作为,新华街道党工委锐意创新,持续发力推进基层治理纵深展开。针对辖区内小区物业管理薄弱、公共活动空间小、环境脏乱差等难题,推动物业党建联建,将物业企业培育成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以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为抓手,通过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切实抓好小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把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党组织锻造成最接“地气”的党组织,实现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理论课堂、学习课堂、健康课堂、文化课堂、法律课堂、技能课堂为内容,整合资源,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成立“家庭党校”,拓展红色阵地,实现了全街党建“一盘棋”架构。自成立“家庭党校”以来,全街道共吸纳老党员159名、在职党员192名,建立特色服务队10支,收集居民关注热点、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开展志愿服务,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而且激发了社区事务中的居民自治力,促进了社区治理。强化社区建设,局前社区利用已征收空置场地进行社区改造,以打造“星级示范社区”为目标,建成一个超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该街道还针对辖区老年人居多的实际,以全国养老示范社区卫星里社区为模板,打造“老年友好”社区。社区还成立了老年大学,设立了4个社会组织团队,推动老年人积极参与,实现自我提升。
心怀群众强化民生服务
新华街道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偏多的实际,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该街道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通过对老旧小区分类评估,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并通过实施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物业服务站、小区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与建立保洁、保安、运维、治安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卫星里社区联合物业不定期对老年人家庭用水、用电和用气等设施进行入户排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老年人住宅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
扎实做好民生实事,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通过电话咨询、了解需求、安抚慰问、落实政策、解决困难等一系列措施,对困难群体精准扶助、精细关怀。认真做好12345工单处办“接诉即办”,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物业管理等问题,积极与居民沟通,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联系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同。
来源:平城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