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麻烦很大,三次换帅,暴露多个问题:外交压力正在逐渐变重

新年以来,已经持续了近11个月的俄乌冲突,有了一些不太明显,但足以影响战争最终走向的变化。

首先是在军事层面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先后表达了强硬的立场,促使战事升级的迹象愈加明显。

元旦当天,俄罗斯持续对乌克兰境内多个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袭击。泽连斯基随即发表视频讲话,指责俄罗斯这是“恐怖主义”,那些选择中立的国家,都是在“帮”俄罗斯。

随后,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呼吁俄乌双方在东正教圣诞这一天,停火36个小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响应了基里尔的呼吁,但乌克兰方面对此表示反对。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不管是乌克兰还是背后支持乌克兰的美国、北约等,其依然不愿意基于目前的局势展开谈判

更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乌克兰依然认为,自己有在俄乌冲突中取胜的机会。在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之下,俄乌冲突更加激烈化,就几乎不可避免了。

战争总是要以谈判结束的,但是,现在俄乌双方的谈判条件相差太大,根本没有和谈的基础

与此同时,不管是俄罗斯方面,还是乌克兰方面,其实都已经为此损失了不少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尽快的推动更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和谈,俄乌双方必然要策划新的作战行动。

对乌克兰来说,就是要策划更大规模的反攻,目标是乌东地区,以此给俄罗斯施加压力,最好是让俄罗斯,主动让出乌东四州。

而对俄罗斯来说,就是要尽快结束这场冲突,并巩固已经公投入俄的乌东四地。

在此背景下,最近俄乌战场前线激烈的攻防战是越来越多,战役级规模的冲突爆发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很显然,这是有可能彻底改变俄乌冲突走向,甚至世界和平局势的军事行动。

近日,俄罗斯再度换帅,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由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出任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联合部队总指挥。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三次换帅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2023年才刚开始,被称作俄罗斯军方“二号人物”的格拉西莫夫,取代“末日将军”苏罗维金,成为总指挥,俄罗斯方面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呢?

一般来说,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临阵换将其实也是“以变应变”。如果从作战风格来看,格拉西莫夫取代苏罗维金,其实可以算作是从“强攻流”,到“技术流”的转变。但俄罗斯的真正考量,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此次对于管理层级的有关调整,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同军种之间的交流,以及编队的管理效能等

有消息透露,此举,还将进一步加强俄罗斯驻乌后勤的支持以及指挥效率。

换句话说,俄罗斯基本上就是在准备一场大战,很有可能,是准备在乌东四州彻底击溃乌军,为后期的谈判做铺垫

而要想打赢这场战役,那么,俄罗斯的后勤保障将是至关重要的。格拉西莫夫的上任,或许将会起到一个更好的统筹作用。

不过俄罗斯不惜在大战前,临阵换将,也从侧面说明了俄罗斯,目前在战场上所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在国际外交层面,也承受了比此前更大的压力

首先,随着俄乌冲突战线的不断拉长,俄罗斯为了尽快补充自己的后勤能力,不得不跟伊朗、印度等俄罗斯友好国家,进一步的加强联系。

此举,对于俄罗斯在战场方面确实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外交上,却有诸多负面影响。因为不管是印度还是伊朗,在他们所处的地区,都是存在一定阻力的。

印度跟巴基斯坦关系长期僵持,伊朗和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矛盾也很深。现在,俄罗斯与印度、伊朗等国加强外交关系,那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与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关系。

近日,就有西方媒体曝出,巴基斯坦似乎为乌克兰提供了不少炮弹和弹药。另外,还有报告声称,巴基斯坦可能成为西方武器运往乌克兰的“跳板”。

报道称,英国就通过巴方在拉瓦尔品第的努尔汗空军基地,将大量武器装备“中转”到乌克兰。

其实,巴基斯坦跟俄罗斯的关系,在此前还是比较友好的。伊姆兰-汗担任巴基斯坦总理的时候,还特意访问过俄罗斯,并进口了俄罗斯的小麦,为此还引发了美国的不满。

而随后,巴基斯坦政局动荡,夏巴兹任巴基斯坦总理,而巴基斯坦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也开始有了些许变化。

这其中,固然有美国影响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俄罗斯为了维持战争,补充自己的后勤能力,加强了与印度之间的关系。

另外,由于俄乌冲突以及疫情等多重原因,巴基斯坦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或许也是在为自身的经济做考虑。。

总之,巴基斯坦在乌克兰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立场,主要还是从其自身的利益出发。这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构成了一定的外交压力

另外,还有一个对俄罗斯不利的信号,就是作为俄罗斯亲密的盟友亚美尼亚,其总理帕希尼杨对俄罗斯在纳卡地区的作用表达了“不满”

帕希尼亚表示,如果俄罗斯不能保证纳卡地区的和平,那亚美尼亚将寻求国际维和部队进驻纳卡地区。

坦白说,俄罗斯跟亚美尼亚的关系,是要好于跟阿塞拜疆关系的。但目前这种时局下,俄罗斯无力在纳卡地区部署更多的维和兵力,也没有办法向阿塞拜疆施加更多压力。

这就导致阿塞拜疆民间有些组织开始有些危险举动,导致俄罗斯给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设置的分界线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亚美尼亚靠自身实力,是难以与阿塞拜疆抗衡的,只能依赖俄罗斯。但俄罗斯现在又“靠不住”,亚美尼亚因此产生不满,并向俄罗斯施压。

虽然,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随着在俄乌战场的僵持,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正在减弱,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外交压力

如果不能尽快的在俄乌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摧毁乌克兰军队的斗志,重塑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形象。

那么,接下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支持乌克兰的国家可能会越来越多,俄罗斯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俄罗斯面临的压力越大,就越容易暴露出自己的虚弱。然后,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讲,俄罗斯现在的处境的确比较危险,但这也有可能,彻底改变俄乌冲突的走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现在必须用军事手段的强大,来跟自己国际威望的下降赛跑,如果不能维持住大国的“威严”,那么,接下来的处境,可能还会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