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11月15日,英首相放话;中国表明态度;乌克兰愤怒

G20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全球也进入到元首外交时刻。很显然,在G20这个大平台上,面对面的沟通有助于解决全球所面临的问题,缓解紧张局势。但是,没想到英国新上任的首相苏纳克在G20峰会期间大放厥词,把目标对准了中国。

第一件事:英国首相大放厥词,声称中国构成巨大“威胁”!

11月15日,根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在印尼G20峰会期间称:我诚实地表述我对中国的观点。我认为中国清楚地构成了“系统性威胁”......我们是说对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的系统性挑战。

毫无疑问,中国对我们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最大的国家“威胁”。苏纳克还承诺支持台湾“抵抗中国的侵略”。对此他补充说,西方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与英国关于中国“系统性挑战”西方价值观和利益的观点“相一致”。

与此同时苏纳克指出,如果不与中国对话,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和乌克兰冲突等诸如此类的全球性问题。

在G20峰会期间,英国首相苏纳克说出这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按照英国的意思,难道G20峰会要开成一个反俄,反华的峰会吗?苏纳克这一番话是说给谁听的呢?

很显然,苏纳克对中国释放了非常不友善的信息。这看起来这更像是苏纳克当面给美国纳了一个投名状,英国似乎想要借此表示,英国是反华的,即便是在中国在场的情况下,英国也不会隐瞒对于中国的这种敌意。

毫无疑问,对于积极反华的苏纳克,美国是乐意看见的。不过,英国把中国当成“系统性的威胁”,“价值观的挑战”,并承诺所谓的“抵抗中国的侵略”,英国到底想要怎么样呢?

以英国的国力,处境,英国有这个实力吗?现在英国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被巴黎取代,脱欧之后,英国逐渐沦为欧洲的边陲,英国的经济发展蒙尘,内部的北爱尔兰苏格兰分裂力量抬头。

英国恬不知耻地与远隔万里的中国作对,这对英国有什么好处呢?本来中英关系的改善是有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的,但是既然英国政客给中英关系设置障碍,那我们把英国晾在一边又如何呢?

当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法国,都积极与中国进行元首外交之际,很显然英国将不得不坐冷板凳,当然这是英国应有的下场。

第二件事:中国表明立场,在联合国的舞台上美国不能为所欲为!

11月15日,根据国内媒体报道,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俄罗斯的赔偿决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了关于“推进侵略乌克兰行为提供补救和赔偿”的决议草案,并进行投票表决,而其中中国坚定的投出了反对票。

我们的耿爽大使指出,提交本次紧急特别联大采取行动的有关补救和赔偿问题的决议草案存在明显缺陷漏洞,不符合中方立场主张。中国义正言辞的投了反对票。

耿爽大使表示,其一,决议草案意图通过联大直接处理国际法律责任问题,超越联大职权。《联合国宪章》对联合国各主要机构的职权有明确规定。联大不是国际司法机构,无权对国际不法行为作出法律定性和追责。

其二,决议草案意图援引“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进行追责,缺乏法律依据。

其三,我们的大使指出部分国家打算建立的此类机制,根本不在联合国框架内,也不受联合国监管,并且不向联合国报告,却要让联大为此专门通过决议,这种做法道理上说不通,实践中没先例。

很显然,我们的大使立场鲜明的表示美国鼓动的这一决议草案,完全是把一个根本不应该在联合国处理的问题,放在了联合国进行处理。

再说,美国这一次要求在联合国表决要求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赔偿,那么美国是不是应该先被送上被告席呢?美国向伊拉克赔款了吗?向阿富汗赔款了吗?向叙利亚赔款了吗?

很显然,美国所作所为,完全是把联合国当成了打压俄罗斯的工具,中方明确表示反对,这其实就是告诉美国,中国不会允许美国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为所欲为。

并且,如果美国开了这样的先例,那么美国以后还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名义在联合国舞台上去没收别国的财产。

中国这个时候投出反对票,就是要对美国的无理做法进行刹车,联合国不能沦为沦为美国打压别国的工具,中国鲜明的表达立场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三件事:乌克兰愤怒,不满美国对俄乌的劝和言论!

11月15日,根据国内媒体报道,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日前被曝在内部会议中劝乌方“抓住机会与俄方谈判”。

美国“政客”新闻网11月14日爆料称,这番“劝和谈”言论着实惹怒了乌克兰,而拜登政府正在努力安抚乌方官员,表态谈判不一定要立刻开始,美方将继续在军事上为乌方提供支持。

当地时间14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在电话会谈中对马克·米利表示,乌克兰军方“不会接受任何谈判”,除非俄罗斯放弃“所有被占领土”。

乌克兰对美国表示愤怒,这样的消息看起来确实有点意外。不过,这其实表明了美乌对于俄乌冲突走向的不同认知,也代表了双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对于美国而言,美国对于俄乌冲突有两个最基本的立场,其一,是让俄乌冲突长期化,既不能让俄罗斯速胜,也不能让乌克兰取得全面的上风,其二,是美国不接受战争冲突升级到使用核武器

现在乌克兰在赫尔松取得进展,如果乌克兰更进一步,以目前俄军的士气,乌克兰极有可能继续扩大战果,如果俄罗斯被逼急,冲突极有可能不可控,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因此,美国希望的俄乌冲突的节奏是打打停停,停是为了继续打,打又不能很快的决出胜负。如果俄乌冲突结束了,那美国还怎么介入呢?

但是,对于乌克兰就不一样了,乌克兰现在巴不得立刻收回所有的失地,包括克里米亚。现在乌克兰取得重大进展,乌克兰为什么要跟俄罗斯谈判呢?

事实上,我们不要觉得乌克兰是美国的傀儡,美国对乌克兰有影响力,也确实把乌克兰当作棋子,但是乌克兰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

乌克兰敢对美国甩脸色,这说明乌克兰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并不愿意完全按照美国的设定行事。当然,美国确实可以操控冲突的进程,但是俄乌局势是不是完全按照美国的剧本走恐怕是不一定的。

(本文完)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