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拱火和怂恿,而乌克兰政府“懵懵懂懂”,被引诱上当,受到美国的战略欺骗,非要加入北约,结果是不可为而为之,俄罗斯被彻底激怒。其实,任何一个头脑冷静的领导人都会计算决策的战略成本和收益,必须非常慎重,三思而后行。
现在,因为乌东四个地区加入俄罗斯、以及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俄乌冲突面临严重升级,俄罗斯已经对乌克兰展开军事打击。
一步走错,百步难回。国家决策必须慎重,考虑战略成本和收益,三思而行。
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管你是否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否认同俄罗斯的无奈,对于泽连斯基政府来说,问题是:这场战争到底给乌克兰带来了什么?要知道,克里米亚在战前已经并入了俄罗斯,如果没有这场军事冲突,乌东的四个地区至少有两个还在乌克兰的控制之下。
当前,泽连斯基政府面临的困境是,除了在外部支持下持续对俄作战外,其他选择余地都很小。乌克兰要把乌东四个地区,加上克里米亚在内,依靠武力再从俄罗斯手中“夺回来”,恐怕只有极少数人相信,更何况现在的乌克兰已经千疮百孔,断壁残垣。这是乌克兰政府的重大战略失误。
战争已经打到了现在这个份上,已经覆水难收,失去的实在太多,乌克兰人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如果说乌克兰一开始因为“莽撞”而出现失策的话,那么现在的泽连斯基政府就有些“横冲直撞”了。
乌克兰发行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毁邮票
2022年8月20日,俄罗斯哲学家亚历山大·杜金及其女儿达莉娅·杜金娜被暗杀身亡
要知道,乌克兰这次使用“自杀式”攻击方式破坏克里米亚大桥,并造成3人死亡,按照美国的反恐标准,属于典型的“恐怖袭击”事件,因为直接攻击的是“关键基础设施”,而且还造成了平民伤亡。就在不久前,美国媒体也爆料称,乌克兰是今年8月份在俄罗斯暗杀杜金娜的“真凶”,那次暗杀事件被俄方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以“反恐”名义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军事打击,美国也只能干瞪眼。
从这次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事件看,很可能说明乌克兰方面正在通过“极端”方式,包括传言中的“斩首行动”,使俄乌冲突升级,最终逼迫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直接出手”。但美国显然不想被泽连斯基政府“拖下水”,与俄罗斯进行核对抗和核战争并不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
由此可见,美国已经开始通过媒体“敲打”泽连斯基政府,不能不顾美国的利益而“横冲直撞”,因为靠乌克兰自己对俄罗斯发动“非常规战争”是不可能的,而美俄政府可能正在进行秘密谈判的传闻,都说明拜登政府正在“教导”或“警告”泽连斯基政府,不要“走极端”,因为美国和欧洲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有趣的是,泽连斯基总统在压力下也已经收回了“先发制人的打击”那句话。
总的看来,如果美俄能通过秘密谈判达成某种共识,泽连斯基政府也只能听从来自白宫的“指示”,不再以“极端方式”攻击已经并入俄罗斯的领土和关键设施,不能成为美俄之间的“麻烦制造者”,而俄方的报复措施也会有所限制,到那时,乌克兰也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斡旋”行动。美国既要利用乌克兰长期消耗俄罗斯,同时又不能让泽连斯基政府“失控”,拜登政府也在“走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