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
国庆假期后返岗第一天
成都以一场联席会——
2022年市政府与市级群团组织联席会议
开启让幸福成都
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的
“加速跑”
“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全力支持群团组织工作是政府的应尽之责。”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在主持会议时反复强调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这两个关键词,目的就是汇聚各方力量,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更是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集众智、汇众力。会议听取2021年市政府与市级群团组织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汇报,研究市级相关群团部门提出的新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议题。市委副书记谢瑞武出席会议。
“幸福计划”即将上新
涉及青少年、女性、职工、残疾人……
自2016年以来,市政府与市级群团组织每年都要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群团组织反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2021年,成都做优做强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开展劳动模范、成都工匠疗休养活动,“细”处着手不断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会一展一感知”配套系列活动,让青年迸发新活力;“成都国际女性艺术季”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凝聚女性力量;累计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6个,省级共享科普基地150个,促进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举办“2021侨界菁英(成都)创新创业发展大会”,凝聚侨心侨力,服务成都发展……
一系列的活动陆续落实,点点滴滴间不断提升着成都人的幸福感,也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更具温度、更加可感可及。
2021年5月31日,成都工匠命名大会。资料图
更强的幸福引力还在持续释放。今天的会上,成都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侨联、市残联等6个群团组织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幸福计划”。
● 成都市总工会提出参照浙江、陕西、福建等省市经验做法,研究制定成都市职工疗休养制度。
● 让信息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腿,市残联拟建设符合信息无障碍标准的成都市残疾人就业智慧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招录残疾人的“招工难”和残疾人的“求职难”问题。
● 团市委则提出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智能化升级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系统等。
● 成都市妇联、市科协、市侨联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举办“文创名城·第三届成都国际女性艺术季”、2022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2022成都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大会,通过这系列活动推动成都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如何发挥优势、齐心协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要求成都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这需要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王凤朝对2021年全市各群团组织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的同时,就如何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深入群众、联系广泛的比较优势,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要通过一大批好项目、好企业的牵引带动,建立更有韧性、更为强大的产业基础,构建成都市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通过发展产业经济带动共同富裕。这项工作关系到成都市在全国甚至全球城市中的竞争力,关系到市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希望各群团组织积极作为,在重大项目招引、对外经济合作、惠企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央要求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希望各群团组织进一步挖掘各方面潜力,在群众和市场主体中营造崇尚科学、积极科研的浓厚氛围,帮助成都招引更多高水平领军人才、打造更强大的金融支持体系,共同提升成都科技创新实力。
三是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成都是省内人口外出务工的集中地,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门目的地,希望各群团组织进一步挖掘潜力,在青年人就业创业、特殊群体就业、技能人才培育、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共同服务好全体市民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希望各群团组织坚持群众立场,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担当作为,帮助政府献良策、出实招,共同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见实效。
四是全力支持、促进群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把支持和保障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到行动中,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沟通协作、强化工作创新,解决好具体问题,切实为群团依法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市领导刘筱柳、刘玉泉、林楠,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会议。
来源 | 蓉城政事
成都发布编辑 | 田豆
扫码进群↓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