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野心暴露,新任外长出访印太三国,对中方公然发出“警告”

环球时报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9月29日,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克莱弗利结束了对日本、韩国的访问,来到了新加坡,会见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政要,这是克莱弗利出席联大后的第一次“外交首秀”,正是通过此次印太访问,英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在‬新加坡的演讲中,克莱弗利用大量篇幅介绍了英国的“印太倾斜”战略,称英国在印太地区有170万的公民和价值2500亿美元的贸易体系,英方将在经济、安全和“共同价值观”等方面强化合作,在演讲中,克莱弗利先后五次提到中国,称“如果中国背离全球规则,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受影响”。

在最后,克莱弗利公然对中国发出“警告”,称如果发生“压迫”,英国政府绝不会无视。

英国所谓的“印太倾斜”战略出自约翰逊政府之手,与其说是向印太“倾斜”,倒不如说是向美国倾斜,虽然克莱弗利列举了印太地区和英国的“关联”,但无论是“价值观”领域还是贸易领域,英国和印太多国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英方的“乱弹琴”一方面是为了迎合美国,另一方面是为介入印太局势寻找借口。

回望近年来,英国不顾客观事实,以美国的战略为导向,先后在阿富汗问题、乌克兰局势、台海问题、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上拱火,一门心思迎合美国,使得国际社会一片乌烟瘴气,在军事领域,稍早前美方主导的的“环太平洋军演”、“漆黑-2022”空中演习,英国都是热衷的参与国,臭名昭著的美英澳联盟导致的核扩散,在联合国原子能理事会上被多国痛批。

克莱弗利在新加坡的言论还暴露了英国的野心,那就是借美国对印太地区的介入,扩散自身的影响力,成为欧洲国家在印太地区最有话语权的存在,这也是“全球英国”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英国想重返昔日“日不落”的荣光。

无论英国的打算如何,但要在舆论或其他领域针对中国,是毫无道理且不可接受的。

中国和欧洲并没有利益冲突,相反在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下,对欧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在当下欧洲的高通胀率的经济形势下,深化对华合作,不仅能改善欧洲各国的经济困境,还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有关数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韩国、德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增长58.9%、30.3%、26.8%,英国自身的对华投资也同比增长了17.2%。

在中英关系发展上,中方多次提醒英国,稍早前特拉斯就任英国新首相时,中方发去贺电并表示,中英关系健康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联大上,中国外长王毅会见克莱弗利时提出,希望英国新政府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国和中英关系,推进中英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克莱弗利对王毅表示,英国愿同中方开放对话交流,为双方下步合作创造条件。

目前英国的通胀率高达9.9%,对英国而言,首要解决的是国内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扩散其“影响力”,更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对别的国家发出所谓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