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突然传出风声,准备和中国脱钩?默克尔多年努力或功亏一篑

德国突然传出风声,准备和中国“脱钩”,德国正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对华业务的吸引力,以减少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多年努力或功亏一篑。

一段时间以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炒作渲染所谓对华“脱钩”的论调之下,德国国内时不时的也发出一些鼓励与中国“脱钩”的论调。近期,此类声音再次兴起。当地时间9月8日,英媒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德国经济部正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与中国做生意的吸引力,以减少德国对中国的依赖。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减少甚至取消对中国的投资和出口担保,不再推动在华贸易展销会和管理培训。德国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可能会被导向印尼等其它亚洲国家的项目,以实现贸易多元化。同时,德国经济部不仅考虑审查中企在德投资,还审查德企在华投资。

此外,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西温也敦促德国领导人加速与中国“脱钩”。在西温看来,俄乌冲突迫使欧盟加快努力减少对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进口的依赖,同样的事很可能发生在欧洲与中国之间。在并不看好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前提下,西温希望德国能尽快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不仅如此,今年8月份,德国总理朔尔茨也曾呼吁德企不要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朔尔茨声称,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已成为德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无论在供应链还是出口问题上,都应该依靠多个合作伙伴,不应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朔尔茨强调,追求独立性适用于所有领域,包括原材料领域。例如,对于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生产原材料锂,德国就正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多个供应商。虽然朔尔茨似乎在尽量避免直接提及“中国”字眼,但德媒认为,朔尔茨是在呼吁德国企业减少对华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德国内部时不时发出一些鼓励与中国“脱钩”的论调,但也有不少声音在呼吁与中国保持合作,警告“脱钩”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例如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曾在一次采访中明确指出,德国严重低估了中国给德国繁荣带来的贡献。迪斯直言,与中国加强对话对德国经济增长和就业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德国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另外,倘若德国政府当真一心对华“脱钩”,那无疑是让默克尔的努力功亏一篑,要知道,默克尔在任期间经常会带着大规模的企业代表团访华,不仅见证了中德经济关系的繁荣,同时也让中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德贸易额超过2450亿欧元,极大的推动了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增长。

对于德国国内的部分对华“脱钩”论调,9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些措施无论对德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还是对中德务实合作都没有任何好处。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希望德国能够秉持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通过扩大双向开放,为两国高水平的互利合作和维护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而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