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记者走进包头企业探“新”寻“绿”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来包

央媒记者进企探“新”寻“绿”


8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经济网、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行至包头。在为期两天的包头之行中,来自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人民论坛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多名编辑记者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思政实践活动高校师生代表,深入我市包钢、北重、北奔、G7智慧陆港、稀土博物馆、江馨微电机、包头市政务服务大厅,参观了生产、工作现场,了解了包头市转型发展的情况。

“这次采访的主题是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所以我着重想了解在稳的基础上,包头‘进’在哪里,‘未来发展’在哪里,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带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首席评论员年巍带着这样的关注点走进企业。

记者参观包钢会展中心。

来到包钢轨梁厂,火红的钢轨在生产线上来回穿梭的景象让大家十分震撼。“稀土钢有什么优势?”“为哪些重要的铁路提供过钢轨?”“工艺流程先进在哪里?”……记者们围着包钢首席技能大师赵军争相提问。

体验过“大场面”的震撼后,大家又来到世界“首例”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现场,了解如何将之前难以处理的钢铁渣通过科研技术“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公司副总经理于文剑的讲解,挠到了记者们的兴趣点。

同样作为工业产生的废物的钢铁渣和二氧化碳成为了原料,通过综合处理形成高纯碳酸钙、含铁料等产品,用于造纸、塑料、涂料、橡胶等多个行业。这一创举不仅解决了炼钢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及二氧化碳封存问题,还减少了石灰石矿的开采煅烧和纸浆生产过程中的树木砍伐。多重的减碳尝试,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个老牌重工业企业的创新力度。

这种感受,随着采访线路的延伸,愈加深切。

北奔重汽集团新能源车总装线。

“北奔在新能源重卡转型方面是非常成功的,目前在自治区遥遥领先。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代产品的构建,今后将继续从纵向上寻求合作,逐渐在包头建立产业链,形成新能源的产业高地。”从北奔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周亚伟的介绍中,大家很容易就捕捉到了“新能源”这个关键词。

纯电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车,眼前的实物让记者们忍不住想上去体验一把。北奔早已备好了三辆纯电动车,让大家一试为快。“它虽然很大,但坐着感觉非常稳。以前虽然也来过包头,但这次深入企业一线后才知道这里的工业发展已经这么先进了。”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徐畅试乘后说。

让大家惊喜的是,这一站的新能源体验“链接”了下一站的G7数字陆港。

作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类示范项目,北奔的新能源车辆出现在了G7数字陆港,给大家生动地展现了“新能源牵引车+共享甩箱”的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陆港物流运输模式。

“随着新能源车逐步替代燃油车和LNG 车,后续每年可减少排放CO_250万吨,还将有效带动地区新能源重卡、轻量化挂车、集装箱、智能化车载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促进充(换)电站、加氢站建设。”G7数字陆港负责人田伟涛介绍。

看过老企业在“双碳”大背景下走出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记者们又来到稀土应用端“高新”企业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打破了国外的一些技术壁垒。今年江馨微电机出货量在国际排名中占到了第10名。”听了公司副总经理李斌讲述的公司如何加快微型马达的国产代替进口转型升级速度、提高国际市场占有优势的努力过程,大家都十分振奋。

采访之余,一路的“亮点”也让记者们兴奋不已。在北方股份巨无霸智慧矿车上,来一张此行二十人的“全家福”;在稀土博物馆整面墙的互动小程序上,亲手体验采矿、破碎、磨矿、磁选等全过程;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近距离观看工作人员的抖音直播……这些都给记者们辛苦的采访过程增添了妙趣横生的体验。

“这些采访点串起来,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包头在绿色创新发展上的大变化。”一年前来包头采访过的年巍这样总结此行的收获。

市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与评论科科长乔晓红说,包头站行程的安排紧扣活动主题,聚焦我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特别选取了有着厚重发展历程并正在努力转型的老企业,也加入了有特色的新亮点,希望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包头城市形象。

“更新了,更绿了。”这是全程参与活动的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志栋的感受。他说,通过两天的调研,感觉包头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走得更深、更远了,很多企业都在围绕双碳目标努力转型,并且向上下游延伸,这都是向现代化工业迈进的必然历程。

“这次包头之行真的是超乎我的想象。”中国青年网记者侯倩倩说,她是第一次来包头,之前对这座北方城市的印象是“传统的老工业城市”,“没想到包头已经走在了绿色低碳的转型发展之路上。”侯倩倩细数这两天让她印象深刻的项目,她说自己会把这些写成报道,把包头的新形象展现给更多的人。

(包头日报社文/记者:郭燕;图/记者: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