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好东:国有企业须承担起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责任与使命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国有企业、大数据、战略思维、数字经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綦好东:国有企业须承担起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责任与使命】

山东财经大学国有资本研究院院长綦好东指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承担起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责任与使命。一方面,国有企业是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力军。表现为:国有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物质力量,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发挥着支撑保障作用;国有企业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量,在我国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赶超各阶段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有企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制度变革与创新的践行者。表现为:国有企业是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有国营”的制度形式,公司制改制、股份制改造、深度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制度变革,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深度参与并扎根于国家治理体系;国有企业是促进国家治理执行能力提升的有效工具,始终将自身功能定位和使命要求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特定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此外,国有企业是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坚定拥护者。表现为:国有企业是推动协调发展、提高富裕程度的经济基础,不仅在创造价值层面发挥着中坚作用,而且形成了国民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还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精神财富的组织基础;国有企业是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公平的机制保障,在初次分配方面,影响着其他企业在处理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管理者薪酬与职工薪资之间的分配平衡,在再分配方面,在做强做优做大的过程中上缴公共财政的国有资本收益成为我国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重要支柱,在三次分配方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摘编自《光明日报》

【曾友春、方志耕:大数据助力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友春、方志耕指出,近年来,大数据在政府治理活动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们要充分理解大数据赋能政府管理服务的优势,发挥大数据赋能作用,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其一更具预见性。大数据将政府治理活动中的相关要素以文字、图像、信号等形式数据化,并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聚合、分析和应用,从而发现以前不能认知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性,发现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其二更具精确性。大数据能够对政府管理服务中的相关要素实施全过程精确分析,使行政决策的目标确立、方案制定、动态调整都能以深度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从而更具精准性、更有针对性。其三更具时效性。大数据具有数据更新同步性、数据处理快速性、数据分析成果应用即时性等优势,有利于缩短决策周期、减少决策层级,能进一步优化决策流程,显著提升决策质量和行动效率。

摘编自《人民日报》

【辛鸣:坚持战略思维,开拓发展新局面】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表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坚持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开拓发展新局面。一方面,要做到胸怀大局、统筹兼顾。具体来看,对于那些从局部看可行,但从大局看不可行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于那些从局部看有困难,但从大局看可行甚至必行的事情就要义无反顾地做。另一方面,要做到把握大势、见微知著。要有前瞻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既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以居高望远的战略设计、战略运筹推动世界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做到着眼大事、纲举目张。要着眼大事抓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有所舍,以大事和重点带动全局。

摘编自《经济日报》

【任保平、杜宇翔:数字经济助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任保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宇翔指出,数字经济形态下我国消费的主体力量不断进行更替,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服务模式下的消费环境与消费方式,而且引发了消费者行为更加个性化、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更加热衷于体验和多途径消费、社交消费需求提升等新变化,新特征。结合当前消费者所呈现出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内容等的新变化,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以及实现路径如下。一是释放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一方面要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引导消费者更合理、更有价值地进行消费;另一方面要依靠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等向生产领域的快速渗透,并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畅通的机制,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种商品,进而引发消费行为。二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的有机融合。商家需要通过创新性的设计思考和创造性的零售元素重组,借助技术的力量重新设计未来店铺,大力发展“云逛街”模式,提高电商渗透度,加强客户黏性。三是推动绿色、健康消费。倡导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的理念,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为喜爱运动的消费者带来更愉快的体验,引导人们养成绿色健康的消费习惯。四是发展服务消费,推动在线服务消费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鼓励企业强化服务意识,运用新要素和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动国内主要服务性消费的生产、消费等链条的发展与完善。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