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铁了心要将北约引向亚太后,法德意见不同,立陶宛都觉得过了

拜登出任美国总统后,其对华政策比前总统特朗普更具侵略性,还妄图复制当年应对苏联的那套“冷战”战略,积极拉拢欧洲国家组成“对华同盟”,甚至还试探亚太盟友的想法,妄图把北约战线推到中国门口。近期正值G7与北约双峰会之际,美方早早制定了“孤立中国”的战略计划,并铁了心要将北约引向亚太,对此,法国和德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甚至连西方阵营最有“表现欲”的成员,与中俄相继撕破脸的立陶宛,都认为有些过了,因为“北约国家没有任何与中国的直接边界”。

据《环球时报》消息,北约峰会上,中俄仍被作为主要议题进行商议,各国在对俄方向上大体保持一致。但在涉华措辞方面,北约成员内部则产生了分歧,主要是以法德为首的欧洲国家相继反水,不愿意将中国列为“系统性挑战”,甚至连跟中国关系闹得很僵的立陶宛,都觉得北约“过度关注中国”的行为,有些过了,因为“北约与中国并没有直接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如今与中国关系相对较好的法国与德国,立陶宛可不是中国的“伙伴”。此前,立陶宛把挑衅台湾问题当作对美国的“投名状”,允许台方在该国设立有官方性质的“办事处”,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强烈挑衅,中国不仅召回了驻立大使,还将两国关系降为了“代办级”。然而立陶宛仍然不悔悟,依然动作频频,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两国贸易额降到了此前的0.3%,几近归零。

那么,在中立关系急速降温的大背景下,美国对华搞围堵,本该是立陶宛乐见的事,它为什么要与自己的“主子”美国唱反调?

一方面,虽然立陶宛既是北约成员又是欧盟成员,但相比于美国,其实它最为依赖的还是欧盟,如今像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盟核心国家都表态不愿意站队美国对付中国,有大国顶在前面,立陶宛的表态其实可有可无。中国市场已经失去,美国也没打算拉立陶宛一把,立方必须得紧靠欧州市场,在政治战略上与德法各方保持一致,避免引起他们的不快。

另一方面,立方因为踩过红线,让中方颇为不满,导致立陶宛失去了中国市场,但两国关系并未就此断绝。只要欧盟不与中国撕破脸,立陶宛还是可以买到中国商品的,只不过需要欧盟市场的“调和”。如果欧盟也跟着美国针对中国,不止欧盟的经济会受到巨大打击,更难应对欧洲困境,对立方来说也是个噩耗。

对法国来说,马克龙连任后,一直强调法国要以担任欧盟轮值主席为契机,加速欧盟的“独立”,加速建立欧盟自己的军事力量,实际上,是一个“去美国化”的过程。如今,美国点火俄乌冲突,已经让欧盟国家焦头烂额,还想把大家拉到亚太,去针对欧盟多年来最大的生意伙伴,法国当然不同意了。

对德国而言就更加了,因为中国6年来一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占了中欧贸易的1/3,此前美国要欧洲盟友派战舰到南海“自由航行”时,德国“巴伐利亚”号去的时候直接绕过了南海,回的时候虽然途经南海,但也是走的商贸航线,明显是不希望刺激中国,美国想将北约引向亚太,德国当然兴趣不大。

美国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在欧洲盟友们助其针对俄罗斯后,又想将他们放到中国的对立面,到亚太挑事,并借机打断中国崛起的进程,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虽然盘算得好,但盟友们也都看清了,俄乌冲突是战火在欧洲门前烧,不理会担心烧到自己,但中国与欧洲相隔十万八千里,又没有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欧洲为什么要去招惹中国?就为了替美国当“马仔”?

在这一点上,不仅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也不同意美国的做法。事实证明,欧洲各国已开始与美国霸权走上一条不同的路。如今北约国家的相继反水,正是美国对抗思想衰落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