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突发政变,刚果(金)暂停六家中资公司运营,中国铁矿石进口或遭遇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当今中国钢铁的总产量,要比除中国外产量排名前10的其他国家钢铁生产量之和还要多。但同时,中国并不是一个自身拥有大量优质铁矿石的国家,每年钢铁企业都要耗费巨资,从世界各地采购铁矿来满足,国内钢铁企业日益增长的原材料需求。可如今世界格局突变,中国的铁矿石进口传来两个坏消息,正在遭遇了一场重大危机。

环球网报道,9月5日夜间,几内亚特种部队领导人马马迪率领部下,进入几内亚首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击溃了几内亚首都的安保部队,并占领了政府办公大楼,同时几内亚总统孔代也遭到了叛乱军人的扣押。随后,叛乱部队领导人马马迪,通过发布视频的方式宣布,解散几内亚现有政府,废除几内亚现行政法,并关闭了几内亚的陆空边境,宣布在首都执行宵禁。

这样的突发事件令世界各国都感到了一丝的慌乱,而在当中受影响最大的便是中国。

2017年,刚刚上台不久的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单方面的宣布,要求澳大利亚的矿石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的价格,尽管中国方面派出大量人员与澳大利亚政府进行磋商,在莫里森仍旧选择不降低对中国企业出口铁矿石的价格,于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选择,在全世界寻找可以代替的优质铁矿石来源。

位于西非的几内亚,正是一个拥有着大量优质铁矿石的国家,其中西芒杜铁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几个铁矿区之一,已探明的铁矿石储备量就已经达到了22.5亿吨,该矿产出的铁矿石,品级达到了67%,远远优于澳大利亚铁矿石的48%和巴西铁矿石的52%,这座铁矿不仅品相极好,储量也非常丰富。但由于该铁矿石地理位置偏僻,加之几内亚方面也从未对矿场周边进行过基础设施建设,这座铁矿虽然被发现得极早,但历史上从未进行过大规模开采。

2008年,几内亚政局发生了动荡,在局势稳定后,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几内亚对于这座铁矿进行考察。几内亚方面出于综合考量,要求中国企业不但要负责铁矿石的开采,也要对该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的建设。中国方面表示理解几内亚政府的这一设想,但同时也要求与几内亚方面达成一份拥有更长时间开采权的协议。据中国冶金报官方网站今年8月报道介绍,西芒杜铁矿开发的难度主要在于,几内亚政府提出硬性要求,必须在几内亚境内修建一条长约650公里的铁路和一个深水港,供铁矿石出口。这一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要的投资巨大。最终在2016年前后,中国企业拿下了这座铁矿为期30年的开采权。

但9月5日的政变突然发生,不但使得几内亚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证,同时这座铁矿石中国企业能否继续开采,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因为这次政变发起人,马马迪虽然名义上是几内亚特种部队的领导者,实际上来说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几内亚的特种部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他本人的私兵,他指挥的特种部队常年与西方情报组织进行合作,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英国的军情六处,就常常雇佣他们进行一些见不得光的活动。同时马马迪本人也是出身于法国的雇佣兵团,他个人和西方各国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阻止中国继续开采西芒杜铁矿,也是非常符合西方遏华的战略。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在9月6日分析称,“此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高起,曾让人们重新燃起希望,认为几内亚可能在西芒杜建设一个主要铁矿石生产地。但有关军事政变的消息,令外界再度怀疑这个西非国家是否有能力,成为可与澳大利亚匹敌的主要铁矿石生产国。”报道还指出,西芒杜之所以近年来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中企和新加坡企业联手拿下两个区块的开采权。这也让西芒杜被外界视为是,中国减少澳大利亚铁矿石依赖的一大途径。

就在几内亚发生的一切还是在重重迷雾当中,又有一个和中国关系非常紧密的非洲国家,选择要求中国企业放弃在该国的产业,这个国家便是位于非洲中部的刚果(金)。

9月13日,据法新社消息,刚果(金)方面对于中国在该国的铁矿石开采合同表现出质疑,其总统齐赛克迪在内阁会议上公然强调,如今的铁矿石出口协议,只会使得中国企业收益越来越巨大,而该国本身却极难在现有合同中获得利益。齐赛克迪表示,这样的实际结果并不符合双方签署协议时,所宣称的互惠互利标准。

除了政府,还有民众也发起了抗议活动。

9月15日悉,刚果(金)南基伍省数百名居民举行示威活动,要求一家中资矿企停止开采活动。期间示威者燃烧轮胎并封锁道路,随后安全人员开枪驱散人群,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悉,该家涉嫌“非法开采”的中资矿企在当地矿区的开采活动,对农田和森林造成破坏,示威者要求赔偿损失。

而对于齐赛克迪的呼吁和民众的抗议,中国也做出了回应。

9月13日,对于齐赛克迪的呼吁,赵立坚表示,中国和刚果(金)“资源换项目”一揽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典范项目,10多年来不仅有力促进当地的矿业发展、增加税收、扩大就业,还通过有关合作在该国投资了公路、医院、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促进刚果(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不久前,上述合作框架下的布桑加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投产发电,成为刚果(金)最大的水电站,为下阶段刚果(金)矿业开发和基建提供重要电力供应。项目中方企业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回馈当地社会,造福当地百姓,不久前同加丹加省有关地方签订1150万美元援助协议,支持当地道路和电力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环境改善等,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

9月16日,据《南华早报》报道,刚果(金)南基伍省此前因非法采矿和破坏环境,暂停六家中资公司运营后,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在14日连发三推回应此事,表示中方支持刚果(金)依法打击非法经济活动,已责成涉事公司彻底停止相关业务并离开南基伍省。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27日,刚果矿业部长恩桑巴还表示,刚政府欢迎中资矿业企业来刚投资兴业,赞赏中资企业为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因而,刚果(金)政府,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很难说没有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刚果(金)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这些非洲国家政治体制也非常脆弱,在西方势力的影响下,一个政权的倒台也是非常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