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 前言 ≻—●
中国人明明在“三北防护林”上深耕了40年,为何每年沙尘暴总能“如约而至”?
然而,这一切与“邻居”蒙古国的“暗中操作”密切相关,全国至少有70%土地正处于“荒漠化”状态,这一切正是反噬中国人40年“植树造林”的罪魁祸首!
那么,为什么蒙古国不治沙?植树治沙成效为何如此不显著?
●—≺ “三北”防护林建设 ≻—●
近两年来,每到初春来临之际,华北地区就成为了沙尘暴重灾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首都北京,前后遭遇频次高达15次。
清晨打开窗户,扑面而来的不是第一口新鲜空气,而是令人窒息的沙尘天气,20年前根本不知道“雾霾”是什么,20年后“雾霾”隔三差五就要找上门。
空气中密布的粉尘和扬沙,一度让北京市区PM10浓度飙升至2000微克/立方米,而安全标准才不过100微克/立方米,足足超了20倍,将会是什么概念呢?
按照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级别标准进行划分的话,已达到“严重污染”级别,等同于不适宜出门,不适合生存,比环境质量为“优”整整超出了6倍。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其中沙化土地面积锐减4万公顷,空气质量“小于100”的优良天数在过去近10年时间内处于持续攀趋势。
而由沙尘暴诱发空气质量污染天数也在持续锐减,成效是值得肯定的,毕竟长达40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绝对不是白种的,不过这背后隐藏的地缘博弈却是不容忽视的。
1978年,为应对中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党中央未雨绸缪地提出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时代任务。
规划基期年是从1978年开始,至2050年结束,截止至2025年,这项任务艰巨的“绿色长城”屏障已不曾停歇地实施了45年。
然而,当中国大费周章耗尽人力、物力、财力,为打造一张“绿富同兴”的生机盎然画卷而努力时,殊不知“邻居”蒙古国的“暗中操作”,却在无形之中吞噬着中国人40多年的成果!
●—≺ 蒙古国的“暗中操作” ≻—●
北京近些年来为何遭遇沙尘暴频发?其背后与蒙古国超70%国土面积面临土地沙漠化有着直接关联。
在风力和气候的双重作用下,直接为沙尘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生条件!毫不夸张地说,席卷中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中,蒙古国沙尘颗粒贡献率少则有4成,多则又6成。
由于地缘位置上系“邻居”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双方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尤其是在共同应对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上,两国均需在“植树造林”上付出行动。
可在这项亟需“双向奔赴”的治沙任务中,蒙古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多年来一直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至于“生态效益”则被抛之脑后。
你以为的蒙古国草原或许是“风吹草地见牛羊”,实际上的蒙古国草原压根就不需要风吹,就能见到牛羊,那是因为牛羊早已将本该长半人高的牧草,啃得都秃噜皮了。
单一的游牧民族,放牧牛羊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唯一的生存方式和经济来源,对于蒙古国而言,人均饲养21只羊,殊不知为了这21只羊的口粮,却难以寻觅到7公顷草原。
久而久之羊群的数量自然而然就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原本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过度放牧的广义农业生产模式下逐渐荒漠化。
地表一旦失去了草地的保护,极易引发水土流失,而在大风和高温的天气的作用下,沙尘暴侵袭更是早晚之事。
这就意味着,如果从蒙古国这一源头上没有治沙到位的话,那么中国40多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也会在无情的沙尘暴中被反噬。
除了草原沙化外,不容忽视的还有矿区沙化!矿产资源作为蒙古国的支柱性产业,仅是南戈壁滩上的煤矿年产量就达到至少3000万吨。
当这边的中国已陆续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炭资源时,蒙古国却沉浸于传统能源模式无法自拔,与至相关的防护措施并不是做得不到位,而是压根就没有做。
主打一个单纯就是为了挖煤矿,完全不会考虑到在矿区附近铺设防尘网,在厂区内部道路上植树造林,降低扬尘污染等。
待沙漠化现象恶化到极点时,再想起补救的话已经为时已晚了,最终导致沙化速度碾压挖煤速度,直接殃及到隔壁邻居中国。
不可否认地还有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大环境下,整个地球气温相较于80年前至少上升了0.75℃,而内蒙古则在该基础上翻了3倍,一度飙升至2.25℃。
气温持续升高本就对地区沙漠化不利,而在此期间降水量也缩水了至少7%,尤其是在每年春夏季,高温下的持续干旱天气相较于以往有明显的增加。
而缓解沙尘暴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地表覆盖度,从而降低飞沙走石发生的几率。
可这些“真香警告”蒙古国比中国还要清楚,但却始终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截止目前,蒙古国广袤的土地上,植被覆盖率连8%都不到!
早在20年前,蒙古国就提出了“绿墙”计划,甚至多次对外宣称要向中国学习治沙成果,如今这都学了20年来,只见学废了没见学会了。
所谓的深度合作就像是一个幌子,蒙古国的“暗中操作”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在其战略合作伙伴中,除了吸纳中国的投资外,蒙古国也从来不拒绝美国的投资。
●—≺ “第三邻国”美国援助 ≻—●
甚至还多次对外高调宣称美国是其“第三邻国”,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老美也多次出了力。
仅是一点小恩小惠就足以让蒙古国对老美大哥感激涕零了,两国于2023年就曾签订稀土战略协议,在中方不止一次将美国列入稀土管制清单时,蒙古国的做法何尝不是在背刺中国?
鲜为人知地还有,蒙古国竟是北约军事组织的重要合作伙伴,作为中国的邻居之一,还曾同美国展开军事演习和合作,而中方对其各方面的援助,实属存在“养虎为患”的风险。
参考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5-06-06,《解码大国治沙的内蒙古方案》
浙江日报:2021-04-03,《沙尘暴发生率呈上升之势 揭开蒙古国沙尘暴频发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