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2025年06月11日20:32:09 国际 1284

你知道吗?我们国家的人口在2022年可是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新生儿数量连1000万都不到。而隔壁的印度,人口还在蹭蹭往上涨,每年新生儿超2000万。人口学梁建章放了句狠话,说如果我们不赶紧想办法,40年后,印度人口可能会是我国的三倍。人口问题从来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 天天要闻

从企业家到人口学家的洞见

梁建章是携程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把一个旅游网站做到家喻户晓,商业头脑没得说。但他不光会赚钱,还特别关心人口问题。梁建章早年是复旦大学少年班的天才,后来跑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拿了个经济学博士学位,专攻人口经济学和劳动力市场。学成归国后,他没闲着,把学术研究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成了我国人口学领域的重量级人物。

他早就看出我国人口问题的苗头。2007年,他就呼吁放宽生育政策,2012年还跟黄文政一起写了本书,叫《中国人太多了吗?》,直接把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影响摆上台面。这本书里,他用数据说话,分析了人口下降可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麻烦。

到了2022年,他又牵头成立了“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带着专家研究人口趋势,成果还给国家政策提供了不少参考。

梁建章的警告不是空穴来风。他算过一笔账:如果我国的总和生育率(TFR,就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长期低于1.0,人口下降会跟雪崩似的停不下来。根据他的推算,到2064年,我国人口可能只剩5.67亿人。

他还对比了印度的情况,说印度人口可能会在2064年达到17亿左右,到时候就是我们的三倍。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 天天要闻

人口不能太多,但太少肯定不行。过去十几年,他一直在为我国的人口政策鼓与呼,算得上是个有远见又有行动力的人物。

我国人口危机,印度的崛起

梁建章的警告背后,是我国和印度人口现状的天壤之别。我国人口在2022年达到14.26亿的顶峰后,开始掉头向下。2022年新生儿956万,2023年跌到902万,2024年稍微回暖到954万,总算止住了下滑的势头。但这点回暖远远不够,总和生育率还在1.1左右徘徊,离维持人口稳定的2.1还差得老远。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这是几十年来头一回。

如今老龄化加速,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到15%左右,预计2035年会超20%。劳动力少了,养老负担重了,经济压力就更大了。

反过来看印度,2022年,印度人口正式超过我国,成了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印度人口会在2064年达到17亿的顶峰。他们的生育率虽然也在下降,但2022年还在2.0左右,每年新生儿超2000万,人口结构还很年轻,35岁以下的占了一半以上。就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有后劲。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 天天要闻

两边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我国人口下降,印度人口还在涨,40年后差距拉到三倍不是没可能。梁建章拿这个敲警钟,就是想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口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社会甚至国际地位。

人口下降对我国的冲击有多大?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工厂里缺了人,生产成本肯定涨,竞争力就得打折。服务业也一样,尤其是养老和医疗,老龄化加剧,人手不够,服务质量咋保证?再看养老金,现在年轻人少,老年人多,交钱的人少,花钱的地方多,财政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消费市场也得缩水。人口少了,买东西的人自然少,内需拉不动,经济增速就得放缓。还有创新这块儿,年轻人是主力军,人口下降,脑子不够用,科技发展怕是要吃亏。最关键的是,人口规模跟国力挂钩,国际话语权可能也会受影响。印度那边呢?人口多、年轻人多,劳动力成本低,吸引外资的能力强,未来几十年可能是他们的黄金期。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 天天要闻

当然,印度也有自己的麻烦,比如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差、就业压力大。但就人口红利来说,他们确实占了上风。我国要是不赶紧调整,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政策调整,未来应对之道

面对人口危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2021年“三孩政策”跟进,把生育限制彻底放开。2024年又推出一堆支持措施,比如托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购房优惠,想帮年轻人减轻养孩子的压力。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在为国家未来铺路。

但2023年新生儿数量还是跌了,2024年虽然因为前一年结婚人数多了12.4%,新生儿稍微回暖,但总和生育率还是低。梁建章就直言,政策得再加码,光放开生育不行,得真把养孩子的成本降下来。他特别提到住房和教育,两座大山不搬走,生育率很难上去。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 天天要闻

政策得两手抓。一手是实打实的支持。补贴得再多点,托儿服务得更靠谱,住房和教育成本得再压一压。比如,瑞典靠长产假和托儿服务,把生育率抬起来了,我们也可以学学。

另一手是文化宣传。得让大家觉得生孩子不是负担,而是件有意义的事。现在年轻人压力大,生育意愿低,观念得变,别老盯着“重男轻女”,男女平等才行,女性能安心工作,家庭负担也能轻点。

梁建章还提过一些具体建议,比如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给企业减税鼓励灵活就业,这些都能间接支持生育。他觉得,光靠政府不行,企业和社会也得动起来,形成合力。比如,日本也搞过“少子化对策”,补贴加改善工作生活平衡,虽然没彻底翻盘,但也缓了口气。我们得结合国情,弄出自己的路子。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 天天要闻

人口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但再不行动,40年后我们可能真得眼睁睁看着印度人口甩我们三条街。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濮阳县检察院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 天天要闻

濮阳县检察院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华诞之际,为热烈庆祝党的生日,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全院干警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7月1日,濮阳县检察院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省委书记、省长与中国五矿领导座谈,背后的盐湖产业发展新动向 - 天天要闻

省委书记、省长与中国五矿领导座谈,背后的盐湖产业发展新动向

省委书记、省长与中国五矿领导座谈背后的盐湖产业发展新动向图为盐湖产业基地一角。在青海省与中国五矿携手打造的盐湖产业“航母”——中国盐湖“启航”五个月以后,盐湖产业再添两大重要科技引擎。6月27日,青海省与中国五矿在西宁举行系列揭牌签约活动。省委书记吴晓军、省长罗东川与中国五矿董事长陈得信、总经理朱可炳...
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 - 天天要闻

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

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7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的重要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区贯彻落实工作。7月2日,自治区...
特朗普与普京半年内通话6次,美俄关系迅速升温,离突破还远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与普京半年内通话6次,美俄关系迅速升温,离突破还远吗?

特朗普与普京虽然没有正式会晤,电话沟通不断,正式公布的就有6次。这种在国际外交中属于超高强度互动,远超美俄关系正常化时期的互动,并没有给俄美关系带来实质性改变。主要原因还是双方仍然还在各取所需。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交易型外交”的需求。特朗普急于兑现竞选承诺“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通过密集通话施压普...
中安街道: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全力备战2025年汛期 - 天天要闻

中安街道: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全力备战2025年汛期

为切实做好2025年防汛备汛工作,近日,中安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工作部署,以“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为目标,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责任落实和应急机制完善工作,全力保障辖区安全度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压实责任体系,强化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