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阵纽森,联邦权杖与州权盾牌,解码加州骚乱背后的美国政治撕裂

2025年06月10日11:20:18 国际 9178

2025年6月的洛杉矶街头,催泪瓦斯的气味尚未散尽,国民警卫队的装甲车仍在街道巡逻,这场始于移民执法的骚乱,已演变为美国联邦与州权博弈的修罗场。当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发出"逮捕纽森"的咆哮,当加州州长在记者会上挥舞宪法文本,这场冲突早已超越治安事件的范畴,成为透视美国政治生态的棱镜。

一、事件全貌:从移民执法到政治对决

6月7日,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在洛杉矶帕拉蒙地区展开大规模突击行动,目标直指无证移民聚集的建材市场与仓储中心。这场行动如同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点燃积蓄已久的移民矛盾。抗议者高举"ice滚出洛杉矶"的标语冲击拘留所,联邦执法人员以催泪弹和橡皮子弹回应,冲突画面经社交媒体传播后,迅速演变为全国性事件。

特朗普政府随即启动《叛乱法》,绕过加州州政府直接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这一举动彻底激化矛盾:纽森在州议会大厅的演讲中,将联邦军队称为"占领军",指出特朗普的真实目的是"在民主党大本营制造混乱,为2024大选造势"。联邦与州的对抗迅速升级,纽约、芝加哥相继爆发声援抗议,全美22个州长联合声明谴责"联邦越权"。

法律层面的交锋更为激烈。加州总检察长邦塔援引宪法第十修正案,指控白宫侵犯州权;特朗普团队则以"保护联邦财产"为由,强调执法合法性。这场诉讼实质是20世纪"废除隔离令"以来最激烈的联邦主义之争,其影响远超加州一地。

特朗普对阵纽森,联邦权杖与州权盾牌,解码加州骚乱背后的美国政治撕裂 - 天天要闻

二、政治博弈:选举年里的权力游戏

在2024大选前夕,这场骚乱成为两党角力的完美舞台。特朗普的"法律与秩序"人设得到强化,其竞选团队将骚乱画面剪辑成广告,配文"拜登的边境政策正在摧毁美国城市"。这种策略奏效:民调显示,在摇摆州选民中,58%支持"强硬镇压骚乱"。但民主党策略师指出,过度军事化回应可能重蹈"国会山事件"覆辙,激化中间选民反感。

纽森的应对展现政治智慧。他一方面拒绝联邦援助,强调"加州有能力维护秩序";另一方面推动州议会通过《加州价值观法案》,将移民庇护政策写入州宪法。这种"软抵抗"策略既巩固基本盘,又避免陷入"反联邦"指控。更值得玩味的是,纽森暗中支持洛杉矶市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警局拒绝向ice提供在押移民信息,消防局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延缓驱逐行动。

深层来看,这是民主党"州权联邦化"战略的延续。从得州边境铁丝网案到加州移民法案,民主党正将州权争议推向最高法院,试图通过司法判决重塑联邦权力边界。这种策略风险极高,但若成功,将彻底改变美国政治版图。

三、社会裂痕:移民问题背后的文明冲突

骚乱折射的移民之争,本质是两种美国梦的对抗。在洛杉矶被捕的抗议者中,73%是拉美裔二代移民,他们高呼"我们也是美国人"的口号,折射出移民群体对身份认同的焦虑。而特朗普支持者举着"美国优先"标语,要求"保护本土工人就业",这种诉求在铁锈带选民中引发强烈共鸣。

经济数据揭示更深层矛盾:加州gdp占全美14%,但无证移民消耗的医疗教育资源,与缴纳的税收形成结构性失衡。当硅谷科技巨头呼吁"移民创新红利"时,中西部制造业工人看到的是被压低的工资。这种区域发展失衡,在全球化退潮期演变为政治极化。

种族问题如同火上浇油。ice行动中,拉丁裔社区成为主要目标,但非裔居民区也因"连带执法"遭受冲击。这种"交叉伤害"导致不同族裔抗议者从对立走向联合,在洛杉矶市政厅前形成罕见的多族裔抗议联盟。这种变化可能重塑美国民权运动格局。

四、宪法危机:联邦制的至暗时刻

白宫与州政府对《叛乱法》的适用争议,暴露美国宪法设计的先天缺陷。该法案自1807年通过以来,仅被启用18次,最近一次是1992年洛杉矶暴动。但此次特朗普政府对"叛乱"的界定引发轩然大波:法律学者指出,抗议活动虽导致财产损失,但未构成"对联邦政府的武装反抗",白宫可能涉嫌"法律解释的创造性滥用"。

州权捍卫者则祭出"反联邦党人"传统。加州议员重提1798年《肯塔基决议》,强调"州有权判断联邦法律是否违宪"。这种主张在21世纪显得格格不入,却获得22个州响应,形成跨党派联盟。这种"州权复兴"运动,实质是对联邦政府过度扩张的反制。

最高法院成为最终仲裁者。大法官们面临两难:若支持联邦,将加剧州权流失;若支持加州,可能动摇反恐等联邦权力。这种困境预示,美国可能进入"宪法解释的动荡期",类似"罗诉韦德案"的司法地震或将来临。

五、全球镜像:民主困境的美国样本

加州乱局为全球民主国家提供警示样本。当政治极化撕裂社会共识,当民粹主义解构制度框架,即便是最成熟的联邦制也难逃危机。欧盟官员私下评论:"美国正在上演的,是西方民主国家可能面临的最坏剧本。"

但危机中也孕育转机。加州科技巨头启动"数字公民"计划,探索州际移民身份互认;民间组织发起"全国和解对话",试图建立跨党派沟通平台。这些自发行动显示,美国社会仍保有自我修复的潜能。

站在洛杉矶焚毁的警车旁,望着天空盘旋的国民警卫队直升机,人们不禁要问:这个自诩"山巅之城"的国度,能否在联邦与州的角力中,找到新的权力平衡点?答案或许藏在1787年制宪会议的辩论中——当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的幽灵再度现身,美国需要的不仅是法律条文,更是超越党派的政治智慧。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2025年国际法论坛在香港举办 聚焦AI发展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 天天要闻

2025年国际法论坛在香港举办 聚焦AI发展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中新社香港7月4日电 2025年国际法论坛4日在香港举办,来自全球约40个司法管辖区的200位法律专业人士以及政府、机构领袖,重点讨论法律科技如何影响全球法律秩序,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推进和发展等话题。 论坛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分享了香港在推动法律科技发展方面的积极举措与成果。他表示,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的...
意大利男子靠近熊自拍被拖入山沟 自拍成生前最后画面 - 天天要闻

意大利男子靠近熊自拍被拖入山沟 自拍成生前最后画面

​7月2日,一意大利游客在罗马尼亚被熊袭击不幸身亡,生前与熊自拍的画面曝光。事发时该男子与一群摩托车手同行,停下来靠近一头熊自拍,随后那头熊扑向男子将他咬伤,然后将其遗体拖入约60米深的山沟。报道称,男子最后拍摄的其中一段画面显示他似乎试图伸手喂熊。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头熊已被击毙,警方正对此事进行调查。...
罗毅君主持召开“十五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 - 天天要闻

罗毅君主持召开“十五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

罗毅君主持召开“十五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稳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为常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活水7月4日,市委书记罗毅君主持召开“十五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人口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型...
生态环境部党组与驻部纪检监察组召开2025年第一次专题会商会 - 天天要闻

生态环境部党组与驻部纪检监察组召开2025年第一次专题会商会

7月4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驻部纪检监察组)召开2025年第一次专题会商会,围绕着力推动部直属单位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管党治党新成效保障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会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列席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
从陕西跨省任职!邬小撑履新副部级职务 - 天天要闻

从陕西跨省任职!邬小撑履新副部级职务

“微言教育”消息,日前,中央批准:邬小撑同志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左惟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公开信息显示,邬小撑,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邬小撑曾长期在浙江大学任职。历任: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最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 天天要闻

最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重要提醒

每经编辑:张锦河7月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自然灾害。全文如下:一、据日本气象厅统计,自6月21日8时至7月2日16时,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累计发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气象厅举行紧急记者会,提醒当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够随时避难的准备。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重要提醒:在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地震动态;已监测到上千次地震,日本气象厅回应“或将发生大规模地震” - 天天要闻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重要提醒:在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地震动态;已监测到上千次地震,日本气象厅回应“或将发生大规模地震”

7月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消息,提醒在日中国公民防范自然灾害,详情如下:一、据日本气象厅统计,自6月21日8时至7月2日16时,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累计发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气象厅举行紧急记者会,提醒当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够随时避难的准备。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已于7...
OPEC+会议提前至周六,第四轮大幅增产或将敲定 - 天天要闻

OPEC+会议提前至周六,第四轮大幅增产或将敲定

OPEC+正加速推进其增产策略,计划审议连续第四次大幅提高石油产量。据媒体4日援引知情代表透露,主要OPEC+成员国已将原定会议提前至本周六,届时将以线上方式举行。议程的核心是审议8月份增产41.1万桶/日的方案,这被视为各方的基本情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