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失利后,美国盟友纷纷倒戈,特朗普开始做好最坏打算,要求每年军费不得少于1万亿美元。这些“背刺”美国的盟友都有谁?特朗普增加军费是否意味着关税战之后还有军事战争呢?
自中美日内瓦会谈已经过去2周时间,中美虽然进入了休战,但全球局势明显出现了变化。首先是印度一改万斯访印期间的态度,宣布要对美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以回应美国日前对印度钢铝加征的25%关税。
要知道,美印虽然没有签署协议,但莫迪政府为表诚意,而在万斯访问期间对中国钢铁加征临时关税,虽然比例不高,但在全球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主动得罪中国就是最好的“投名状”,特朗普也不疑有他,并计划和印度达成进一步的贸易协议,以此为样板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不过特朗普没想到莫迪“背刺”的如此之快,尽管莫迪政府几天后就改口,承诺对美国商品零关税并派遣代表前往美国磋商协议,但特朗普明显已经不再信任印度。
其次是日本,23日当天,特朗普罕见的放低身段致电日本首相石破茂,希望双方能够就关税问题达成共识。特朗普给出的条件是,保留10%的基础关税,25%的汽车关税是谈判底线。然而石破茂没有讨价还价,而是直接拒绝特朗普,并委婉的表示日本想要的是投资而不是关税。尽管双方都表达了期待下个月G7峰会期间的会面,但这场对话意味着美日再次谈崩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话还卡在美日第三次谈判前夕,三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意味着日本已经打定主意对美国强硬了。事实上,石破茂在此次关税战打响初期就明确表态,不会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做出巨大让步,而开打一周后特朗普宣布为期90天的“豁免关税”也疑似是日本机构大幅度抛售美债导致的。作为美国最大的“债主”,日本手中捏着万亿美债,现在又有中国的成功案例,石破茂更加坚定自己对美国的强硬态度,哪怕特朗普亲自致电都不行。
最后是欧盟。就在特朗普和石破茂不欢而散之后,当晚特朗普就扔出“重磅炸弹”,宣布对欧盟加征50%的关税,并痛斥欧盟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就是来占美国便宜的,还动不动就对美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对美企高额处罚等等。所以特朗普决定对欧盟加税,将“失去的都拿回来”。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特朗普针对欧盟显然不止这些原因,在特朗普制裁欧盟的前几个小时,德国新任总理默茨主动致电中方,希望能够和中国在多领域合作更进一步,强化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局面。中方也给出了积极回应,让德国松了一口气。
而在默茨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致电中方,说的话和默茨差不多,但也是暗示会在立场上支持中国,换取商务部取消对欧洲白兰地的关税制裁。不过中方的外交声明中并未提及这一问题,只强调中方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愿同法方加强合作等等。虽然特朗普对维系美欧关系并不感冒,但他也不允许这些盟友向中国靠拢,所以特朗普恼羞成怒之下,对欧盟发起制裁也不是没有可能。
基于上述这些盟友的倒戈或背刺,特朗普终于清楚了自己应该用什么手段回击,那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5月24日,特朗普出席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并在公开演讲时着重提到了4点内容:聚焦主业、拒绝多元化、关注战争新趋势和强调扩军的必要性。
军队的主业是干什么的?除了国防就是战争,而特朗普任命海格塞斯这个电台主持人担任国防部长,目的就是要用保守派的方式对美国军队进行改革,尤其是祛除多元化。至于战争趋势和扩军的必要性,特朗普以俄乌冲突为例,他表示俄乌冲突作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是新型作战的重要模式,所以美国要关注和研究,而美国政府将提供每年1万亿美元的军费作为支持,不会出现一美分的削减。
这让外界看到了特朗普想要强军的决心,再加上他对格陵兰岛、加拿大、巴拿马运河的觊觎,都说明特朗普不再是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美国总统,而是一个具有野心和狡诈思维的商人总统。
不要忘了,特朗普是4年任期,仅100多天就搞出了关税战这样波及全球的大规模经济战,那么在美国国力衰退的背景下,军事战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