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选前夕,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却被对手批评“过于亲华”,支持率一降再降,他真的亲华吗?
李在明
自从韩国大选开启之后,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就一路顺风顺水,先是轻而易举击败了三名党内竞争对手,拿到了总统候选人名额。
在他正式报名参加大选之后,支持率也是一路领先,最高时一度达到51.2%,力压所有对手。
国际社会和广大网友也一致认为,他大概率会成为下一届韩国总统,毕竟领先的太多了。
然而,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大选前夕,他的支持率却一跌再跌。
李在明
5月19日,韩国民调数据出炉,李在明的支持率为50.2%,虽说依旧遥遥领先,但却比上个调查跌了1.9%。
不过,民调数据出现波动倒也正常,毕竟每次民调选择的样本都不同。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5天之后,民调机构公布的一份最近数据显示,李在明的支持率居然跌到了45%,比最巅峰时,跌了足足6个百分点。
而谁也不知道,当下一份民调数据出炉时,还会不会继续下跌。
有分析认为,李在明的支持率之所以连续下跌,或许和竞争对手攻击其“过于亲华”有关系。
攻击李在明亲华?这是咋回事呢?
信源:环球网 2025年5月24日 关于“韩国总统选举临近 李在明领先优势大幅减少”的报道
信源截图
其实,事情还要从5月18日的电视辩论说起。
当时,韩国4位候选人齐聚一堂,就韩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简单来说就是讨论应该亲华还是亲美,
其实,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都认为应该亲近美国。
而李在明则有不同意见。
他觉得,韩国未来要做的是努力推动国家发展,美韩同盟固然重要,但也需要维护好与中俄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金文洙
而在与台湾问题上,李在明的立场也很鲜明:两岸问题和韩国没有任何关系,韩国没有必要介入台海问题。
而在美韩贸易方面,他则主张不要急于和美国达成协议,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打算接受美国强加的关税。
从韩国利益的角度来看,李在明的主张没有丝毫的错误,毕竟掺和台湾问题、得罪中俄对韩国而言确实没有半点好处。
然而,就是这番肺腑之言,却遭到了其他候选人的疯狂围攻。
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
他们指责李在明的言论“过于亲华”,认为韩国就应该跟随美国的脚步,尤其要插手台海事务。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信源:观察者网 2025年5月20日 关于“韩国总统大选辩论:被指过于“亲华”,李在明称“不能全盘押注美国”的报道
信源截图
电视辩论结束之后,其他候选人抓住李在明的言论不放,利用媒体大肆炒作,一时间,批评他“过于亲华”的报道满天飞。
而这就给李在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近两年,由于尹锡悦追随美国的脚步站在了反华的立场上,导致中韩两国民间对立情绪严重,不少韩国人有很深的反华情绪。
如今,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导致一些民众认为李在明“亲华”,遂不再支持他,这也就是其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这些韩国民众完全是被媒体误导和愚弄了,因为李在明压根就不亲华。
李在明
比如今年2月14日,李在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谈到了韩国未来的外交关系,他表示韩国不能疏远中国,因为承受不起代价。
这句话被不少人解读为李在明主张亲华,说实话,大错特错。
因为他随即又表示:对韩国来说,美国至关重要,与美国关系恶化带来的损失,将比只站在中国一边带来的损失更大
看到没有,李在明的立场很明确,他认为相比于中国,美国对韩国更重要,有这样的亲华派吗?
美韩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李在明不亲华,那为何呼吁不介入台湾问题呢?
原因很简单,不符合韩国利益。
一旦韩国插手台湾事务,那必将遭到中国的强力反击,要知道,韩国工业极为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材料和市场。
而据网上数据显示,2024年,中韩贸易额为2.33万亿元人民币,韩国对华贸易顺差为2516亿元。
若是韩国遭受中国反击,每年数千亿人民币的贸易顺差美国会补偿吗?
显然不会。
这就是李在明呼吁不参与台湾问题的原因,他不想看到韩国有朝一日成为美国的替死鬼。
李在明
综合来看,李在明并非是所谓的亲华派,准确的说,他是“对华务实派”。
他主张对华保持友好关系,是因为这么做能挣到更多的顺差,能促进国家的发展,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而并不是他在意识形态上亲近中国。
说实话,中国人最想看到的就是李在明这种务实的政客,就像当初的文在寅一样。
因为这种政客是正常人,容易打交道和讲道理。
最重要的是,只要是头脑清晰,一心为了国家利益着想的政客,他一定不会和中国交恶,毕竟中国的体量在这摆着,正常人谁愿意失去这么大一个市场呢?
至于其亲不亲华,说实话根本无所谓,他又不是中国人,要他亲华干啥?
李在明
小编上述对李在明的评价,金文洙等人并非是不懂,事实上,作为积年老吏,他们看的比谁都清楚。
但为了选票,他们不在乎,哪怕是昧着良心愚弄百姓,说实话,这是对韩国国家利益的极不负责。
而更可笑的是,还真有一些蠢货被煽动,真是挺可悲的。
现在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未来李在明还有机会登上总统大位吗?
以小编之见,最终韩国总统之位大概率还是他的,毕竟其支持率还处于大幅领先地位,这就说明绝大多数韩国民众是认可他的主张的。
再者来说,竞争对手何事实依据的攻击,一会削弱自己的竞选主张的公信力,或许他们能得意一时,但当民众冷静下,自然知道谁对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