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2025年05月13日17:10:19 国际 9755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

“听八旬原住民讲述古桥故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蒲仪军感慨道。

在嘉定,得益于村民的热情引见,调研队员才窥见水中孤寂的桥墩,湮没的撞桥往事就此苏醒。

在崇明区,一段由村民生前口述的影像更显珍贵,道出祖辈为妻修建桃园桥的佳话。

事实上,自“沪派江南-桥驿溯源”调研启动以来,调研人员面对古桥孤守城市一隅的场景已屡见不鲜。关于古桥的故事,仿佛只能在泛黄的故纸堆中去苦苦追寻。古桥的石头会渐渐风化,木梁也会慢慢腐朽,然而,只要人们的记忆尚存,它的生命力便不会落幕。

值得欣慰的是,“听原住民说”成为本次古桥调研的重中之重。鲜活的集体记忆,在“笔墨历史”之外顽强延续着,为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亟需的人文维度。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兴福桥曾经历过撞桥事故,东段仅存一桥墩。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供图

口述奇事,一座古桥失落又重见

在嘉定区徐行镇大石皮村,蒲仪军、丁艳丽、张峥带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筑遗产修复方向师生展开摸排。出发前,大家明明在卫星地图上看到这里有一座桥,可一到实地,兜兜转转好几圈,却怎么也找不见。

站在村口的一位八旬老人解开谜团:河上确有过一座古桥,不过早已消失不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收废品的水泥船撞坏了桥,后来也无人修建。”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桥上铭文。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供图

调研成员李雨英、李柯潼、王梦圆、李明之、陶佶聪、韩谡由老人指路,绕过农房、穿过树荫,踱步至水畔。终于,在幽深宁静的河水中,一座桥墩映入眼帘。残桥部分上刻有题记,不过有一部分被土掩埋,轻轻拂去碎石落叶,桥名“兴福桥”重见天日。上面还有一段铭文:“侣人居高位 董事陈明德劝募 众善信同捐愿银 公请匠师马资出重建”(根据刻印残迹初步辨识)。原来,他们原以为的无名古桥,确是本地曾经重要的交通枢纽。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兴福桥附近也有一座古桥——永安桥。

经过进一步推断,这是一座多跨梁桥,主要材料为金山石,桥呈东西走向,宽约1.4米。如今,东段仅存一桥墩,西段则保留了一段桥梁石板。

故事还有后续。一位村民提到,村子南边不远处也有座石板桥,年头也不短。前行500米后,大家果然发现一座体量小巧的石板桥。桥边的老人主动讲起这座桥的“前世今生”——它竟是当年村民们从河中打捞出的兴福桥构件,搬运至此重新搭建而成。一块承载着近百年记忆的桥梁石板,就这样在新的位置延续着它的使命,将两座桥的命运奇妙地联结在一起。

另一边,同济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院的乔路、李一波、王依然、党琳一行四人,踏上崇明桥调研之旅。倪家作为堡镇商贾,坐拥桃园十三宅,南侧桃园村倪家公子与北侧石桥村董家小姐情投意合,喜结连理。然而,崇明水网密布,董小姐回娘家途中被一条河道阻隔,带来诸多不便。丈夫心疼妻子,专门修建一座平桥,名为“桃园桥”。该桥建于1924年,竣工于1925年。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桃园桥。同济乡村规划建设研究院供图

这段珍贵历史的口述者董老先生已经过世,2023年,时年98岁的他讲述往事,由当地文保爱好者录制下来,并传到社交平台上,成为难得的桥史佐证。

桥畔生境,市井烟火下的文化图谱

在大石皮村,年近八旬的陈明华和顾玉英共同拼凑出当年“桥头市”的繁华景象。兴福桥一带商铺林立,理发店、裁缝铺、糖果店、肉铺、豆腐店、杂货店、鱼摊……应有尽有,热闹非凡。顾玉英还清晰记得,上世纪60年代左右,理一次发只要一角几分钱,那些鲜活的市井画面,至今仍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

如此可见,在中国传统聚落的大格局中,古桥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构筑物,它永远与两岸的驳岸石阶、老榕树荫、埠头集市同频存在。否则,没有岸的桥,就像没有听众的琴,纵有精妙构造,亦难成乐章。

在青浦区开展调研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师生团队,从单体、场景、片区3个层次出发,对乡村古桥空间进行文化场景解读与地域文脉探寻,明晰古桥空间的基本风貌意向。

乡野遗存型,如天恩桥,当下通行功能完好,与游步道衔接,水系结构完整,自然风光优美。

水街商贸型,如万福桥,作为“老城厢新十景”之一,它与小西门街再现青浦明清时期沿河市井的古韵风貌。

桥庙组合型,如纪清桥,位于青浦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内,与旁边的宝庆寺构成独特的桥庙文化空间。

调研团队还补充了曲水园内的喜雨桥、九曲桥、平桥,将它们归为景观园林型古桥空间,三座桥梁与亭廊构筑、假山置石组成“水-桥-园”江南景观系统。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万福桥。

八秩耆老言桥事,珍贵影像续前缘,“桥驿溯源”调研纪实 - 天天要闻天恩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供图

寻找“标本级”典型桥,提炼“文化基因库”

面对星罗棋布的古桥遗存,历经岁月淘洗而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往往集技术巅峰、艺术典范、空间意象、文化象征与民间轶事于一体,此次调研正是为寻找“标本级”古桥而来。

选择典型桥,犹如中医把脉需找准关键穴位——浙江绍兴八字桥的立交结构,代表宋代城市桥梁的巅峰智慧;河北赵州桥的敞肩拱,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技术孤本;而湘西风雨桥的廊阁营造,则凝聚少数民族的卓越创造力。

那么,上海的典型桥如何筛选?“原则上宁缺毋滥、优中取优。”在日前浦东召开的沪派江南古桥调研座谈会上,同济乡村院调研成员曹晟介绍道。

此次古桥调研提出7条遴选标准,明确典型桥“文化基因库”的定位——

其一,该桥本身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包括文物级别高、年代久远、类型稀缺、形制特殊、装饰精美等。

其二,该桥在当地发展历史中意义重要,或与重要历史事件、人物轶事相关,承载重要的历史记忆。

其三,该桥周边传统建筑留存较多,体现较好的沪派江南集镇风貌和空间格局。

其四,该桥周边田-林-水-湿等景观要素完整和谐,体现典型的沪派江南自然风貌。

其五,该桥桥头是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与当地重要民俗、纪念等节事活动的举办紧密相关,承载丰富的民俗记忆。

其六,该桥在所在区域同类型桥中最具代表性,桥空间场景具备较好的修复、展示和功能活化条件。

其七,其他值得推荐的重要价值。具备2条以上充分条件的古桥,可由调研团队推荐入选。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规划处相关负责人强调,结合调研,对典型桥进行多维度的筛选,就是要深入挖掘典型桥的历史文化信息,凸显古桥的地域特色和空间特征,后续进行数字建模后纳入量子城市垂类应用,结合沪派江南营造试点,实施古桥修复和空间营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宣介,让古桥成为链接城乡之桥、人与自然之桥。

曹晟和团队成员推选浦东区级文保单位——保佑桥为典型桥,这是浦东为数不多的石拱桥。其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用青石建造,因年久光滑,行人常常跌倒,后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用花岗石重建。除了建造历史的典型性之外,桥体特色体现在刻字楹联、漩涡花纹、半月桥拱上;场景故事既有烟火气的桥边集镇、公益糟坊,也流传着抗倭旧事;整体特征上,桥、水、路、林、宅构成浑然一体的空间场景。

上海大学建筑系师生调研团队在宝山区罗店镇,同样锁定典型桥目标——大通桥,位于亭前街与南弄街衔接处,跨罗店市河。大通桥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突出,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在清代、近代经历过四次重修,是江南单孔石拱桥的典范。桥额阳刻“大通桥”,望柱保留“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和“里人重修”,西侧拱洞对联虽有风化,仍可见“前程路途通万里,津梁岁月亘千秋”字迹,为研究明清石刻艺术及修桥史提供实物证据。

另外,大通桥是连接南北街区的核心桥梁,承担漕运物资集散、商贾往来的功能,与罗店商贸历史深度关联。抗日战争期间,罗店大多建筑毁于一旦,但大通桥幸免于难,成为留存至今的历史见证物。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为药企合作牵线搭桥 - 天天要闻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为药企合作牵线搭桥

【来源:广州市政协_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为落实市政协主要领导关于广州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关指示,发扬广州中医药底蕴优势,推动中医经典名方成果转化,5月9日,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联动黄埔区有关部门为医药企业与中医研究机构牵线搭桥,助力企业与研究
卢拉与王兴会面,美团计划5年内投10亿美元进军巴西外卖市场 - 天天要闻

卢拉与王兴会面,美团计划5年内投10亿美元进军巴西外卖市场

5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巴西总统卢拉与美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兴会面,并见证签署投资协议。据悉,美团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将其旗下外卖服务Keeta引入巴西,并计划5年内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支持项目发展。王兴表示,巴西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巨大,Keeta将致力于提升当地消费者体验、促进合作...
高建民调研城建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情况 - 天天要闻

高建民调研城建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情况

5月13日,县委书记高建民先后来到633国道凌城至官山段改扩建工程、睢城街道老城区微更新项目、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第一中学食堂风雨操场、睢中新校区等工程项目建设改造现场,实地调研城建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祥春、副县长王亚东参加调研。调研中,高建民强调,城建重点工程和民生实...
1岁半“嫌疑犯”在逃!园方追加悬赏:一袋大米、一盒鸡蛋! - 天天要闻

1岁半“嫌疑犯”在逃!园方追加悬赏:一袋大米、一盒鸡蛋!

5月11日,江苏扬州茱萸湾风景区发布越狱豚悬赏公告,茱萸湾动物园的卡皮巴拉“豆包”于今年4月3日出逃,至今未归,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然而,网友们讨论的焦点,不是卡皮巴拉逃跑的具体位置,而是吐槽园区悬赏奖励太少。经抓捕专班研究,决定在奖励一张门票的基础上,追加一袋大米和一盒鸡蛋,欢迎广大网友继续提供线索。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