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即将接触到真相的时候,盖子又被捂上了。这次关税谈判的作用,大概就有点这个意思。怎么说呢,就是两边其实都没摸到真实的底线,也都不是太服气,但还是回到了谈判桌上,这就导致一个结果,谈判形成的共识,永远不如拳头来得结实。
总体上来说,这符合持久战的战略,毕竟这个事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能解决的,所以这总体上还是在大家的预期范围之内。但是这也为后面的纠缠反复埋下了伏笔,没有被打服的人,是不会轻易认输的,继续折腾,继续对抗,直到全面力不从心,才会消停。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上面这两段话,基本就是对未来几年,中美关系一个宏观层面的主要方向。在斗而不破的局面里,把不破的这个上下限,不断扩大。这个事情,对谁有好处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更有利于美国的软着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最近这两场冲突中,看出很多被掩盖的真相来。过去这些真相是被双方有意或者无意的隐藏的,这种真相的隐藏,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预期差,放在金融层面来讲的话,那就是中美之间的资产价格,被严重的错误预期引导,导致了大量的错配。
这个话可能有点不好理解,我们把这两场冲突的潜在影响深入展开,就会立马豁然开朗了。
关税战和印巴冲突
我们先来说印巴空战,因为这很可能是其他一系列事件的转折点,甚至有可能也包括这一轮的中美关税战博弈。
我在之前其实对于印巴冲突的爆发,有过一个简单的分析,那就是美国因素的影响。美国副总统万斯是在4月21日到访印度,然后紧接着在第2天,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就发生了恐怖袭击。与此同时,印度和美国之间就关税和贸易的谈判,取得重要进展。随后印度就开始对巴基斯坦发出了战争威胁。
应该说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在时间点上如此的紧密,绝非只是偶然。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一轮印巴冲突的爆发,都有相应的猜测,就是这很有可能是美国在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印度来做一次对抗测试。
之所以印度选择的是巴基斯坦,而不是直接针对我们,其实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包括过去我们看到的,在南海,我们对菲律宾出动的是海警船和高压水炮。我在中印边境,对印度使用的还是石块和木棍。
这并非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够先进,而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的武器装备完全可以对他们实施碾压式的降维打击。所以在针对菲律宾的时候,我们一直恪守的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准则。而在针对印度的时候,我们一直恪守的是两军所达成的不使用热武器的原则。
在这样一种不对称的实力水平下,西方要想获得真实的对抗结果,通过印度来挑衅巴基斯坦,实际上是一个目前看来,风险最低,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巴基斯坦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定位,应该是仅次于《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从战略上讲,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攻其必救。
但是从实际的战争结果来看,这一次让西方可能是大跌眼镜。巴基斯坦空军用歼10C对印度空军实现了0:5的实战结果。最重要的是,印度空军损失的五架战斗机里面有三架法国阵风,一直是被吹捧为四代半的战机。
这场空战的结果其影响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从实战层面的检验结果来看,西方后面如果想要采用乌克兰模式,对我们发动代理人战争,其实基本上已经宣告不可行。这对西方的战争冒险冲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遏制。
而在金融层面,它的影响则更加深刻,后面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逐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