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宣布已经胜利收复库尔斯克后,俄罗斯和朝鲜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2025年4月27日,一向说话很谨慎的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公开承认,朝军曾在库尔斯克州与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并对朝鲜军人的战斗力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2025年4月28日,朝鲜《朝中社》、俄罗斯国防部同时确认了朝鲜军队参与了俄乌冲突的事实。
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发表书面声明,对协助俄军收复俄库尔斯克州的朝鲜军人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普京在声明中说,俄联邦武装力量已于26日彻底击溃库尔斯克州乌克兰武装部队。朝鲜人民军部队积极参与行动,这种互助行动,完全符合《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规定和精神。
不久后,俄国防部还趁热发布了朝鲜军人在俄训练,以及和俄军并肩作战的视频。
社交媒体上,也有俄罗斯自媒体博主毫无遮掩的发出了同身着俄军军服的朝鲜军人的合影。
朝军援俄作战这件事,突然就大大方方的摆到了台面。
你说我出兵了。
我就出了,还能咋滴?
那么,朝鲜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其实,最近半年,有关这个话题,大家肯定看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一种是,朝鲜军人在俄乌战场运用“三三制”战术,像飓风一般暴打乌军;
另一种则是,朝军的战术落后,非常不适应信息化作战环境,跟俄军配合的也很拙劣,实战中伤亡惨重。
不过,根据目前的推测,朝鲜军人或许没有第一种说的那么神,但也绝不会像后者描述的那么差劲。
毕竟,如果朝军战斗力不怎么样还伤亡惨重的话,双方大概率会做低调处理,而非如今这般公开的互相赞美。
另外,咱们还可以参考俄国防部网站、以及多个俄罗斯官媒播出的那段俄罗斯24电视台记者玛丽娜·金(朝鲜裔俄罗斯人)拍摄的朝鲜军人接受俄军训练的视频。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朝军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训练前,他们用朝鲜语歌唱喀秋莎;收兵的时候,齐声高唱当代朝鲜“主题颂歌”《亲切的父亲》。
而且,他们的虽然个子小点(其中也有几个比俄军高的),但体格都很精壮,长相也周正,并非是一些刻板印象中的那种满脸菜色、羸弱干瘪的样子。
这个其实也没啥可值得大惊小怪的,朝鲜搞的是先军政治,吃饭,吃饱饭,都必须要全面照顾现役军人。
(这是朝鲜特种兵的训练)
更何况,能被选派到7000多公里外作战的朝鲜官兵,他们可不是随便拉去“填线”的炮灰,必然是那种思想过硬,战斗力、战斗意志和战斗素养都很厉害的精锐力量。
借着这次机会,朝鲜非常渴望在俄乌战场上打出自己的威名,得到世界的尊重。
试想,如果随便派些孱弱又不专业的大头兵过去,别说前线对敌了,或许连俄罗斯盟友都得笑话他们。
还有就是武器的使用方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来,朝军穿的是俄军迷彩,用的全部都是俄制武器。
他们的装备使用和战术配合都很熟练。而且,镜头还专门给了一个朝军用霰弹枪对空射击的细节。
这是朝军在训练对抗无人机。
一直以来,总有种说法认为,朝军的战斗思维比较落后,缺乏对抗无人机的经验。视频中的这个镜头,似乎就是在进行“辟谣”。
这方面,连那边的乌自己都承认过,朝军的枪法很硬,他们被朝鲜士兵直接用枪打掉了不少无人机。
第二个视频是俄国防部发布的,内容为朝鲜军人与俄军在库尔斯克并肩战斗的战场实况。
与俄军混编的朝鲜士兵熟练使用包括ak-12突击步枪、单兵火箭筒等多种俄制武器装备。当他们把俄罗斯国旗插到苏贾地区的一个村庄后,两国士兵激动的互相拥抱庆祝。
第三段视频也是俄国防部发出的,内容为不久前朝鲜合唱团在莫斯科为朝俄伤员倾情演出。
从幕布上方挂着的苏联和俄罗斯海军军旗上推断,在库尔斯克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可能是独具俄罗斯特色的精锐之师——海军步兵。
好了,咱们还是说回援俄作战的朝鲜人民军。
无论是通过这次俄罗斯公开的视频,还是之前乌军发布的库尔斯克的普列霍沃村定居点的战斗画面,咱们都可以看出来,朝军作战,并非只靠人海战术,还是十分讲究战斗技巧的,而且也很注重个体生命。
就看去年12月,普列霍沃村,一片雪原之中,朝军“三三制”冲锋那次。
按照传统俄军和乌军共同的进攻打法。他们会先用火炮犁几遍地,然后配合无人机侦察,步兵乘坐装甲车抵达阵地前沿,下车再冲向阵地。
然而,炮火掩护装甲奔袭确实可以压制乌军火力点。但同时也会提前告诉乌军,我们要开始进攻了,将导致乌军火力小组和无人机分队能够快速进入发射位置。
除非你能悄无声息的——先发制人。
在普列霍沃村的战斗中,朝军没有进行炮火准备,而是直接派出战斗工兵在乌军地雷阵中开辟出一条狭窄通路,随后用大概一个营的兵力,在冰天雪地中以一字纵队的战斗队形,迅速穿过约2.5公里的雷区,战术动作十分迅速且果断。
如果仔细看视频,你还会发现,这些冲锋队员采用的是“三三制”战术队形,三人一组拉开距离,弯着腰迅速向前进攻,途中有士兵被乌军打死打伤,立即就有专人将死伤者拉回后方,余下的战友马上补上位置,继续组成三人作战小组前进。
(“三三制”可是咱们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首创的独特战术)
整个冲锋过程非常安静,沉默的以波浪方式向前推进。打得乌军毫无防备,直到朝军穿越了雷区,乌军才匆忙开火拦截。
在这次公开的训练视频中,咱们同样能看到类似的冲锋战斗训练和战场救护撤离伤员的环节。
客观看,除了某些神秘的“大杀器”,能进行实战的朝鲜海空力量都比较弱,他们最厉害的东西,大多都集中在陆军这一块。而步兵和火炮则是朝鲜陆军最拿手的东西。
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朝鲜军人应该比较缺乏现代战争能力,主打的就是不怕送死,拿步兵填线,已经不适应信息化作战模式了。
但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品品这几年的俄乌战争,就会发现,当交战双方都掌握了现代化防空体系和反装甲能力时,反而不太可能出现早前的那种大规模空战,或者钢铁洪流般的坦克集结。
试想,你坦克刚出门,从你在后方集结油料时开始,天上的卫星就盯上了你的异动。
你坦克出门了,上空又随时飘着好几百架无人机全程盯着你。妥妥一个活靶子。
这时候,就得还靠步兵堑壕战来推进阵线了——步兵班组重新走到了舞台中心。
于是我们看到,在俄乌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双方都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步兵+制导炮火+无人机”的低成本、立体化的新战法。
很明显,步兵和火炮,这两样,都是朝鲜人民军最拿手的东西。
加之,朝军又非常善于学习,他们很快就适应并掌握了这套新战法。特别是在后来的苏贾战役中,朝军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一些撤出苏贾地区的乌军士兵和指挥员坦言:如果没有朝军的帮忙,他们根本不可能被俄军这么快就击溃。
当然,朝鲜军人虽然多,但大部分都是生产建设兵团的那种编制,充当包吃包住的劳动力;
而这次送到俄罗斯的,则是真正的实战部队。
他们在协助俄军作战的同时,也拿到了一个难得的观察实践北约装备与俄制武器攻防、研究现代战争战术的机会。
这批人回国后,将会大幅度推进朝军技术装备现代化发展和战术现代化改革,待遇和表彰自然也不在话下。
所以,朝鲜军人是来练兵和获取经验的,可不是专门来送死的,肯定得要重视单兵生命。他们原本人数就不多,如果还被俄罗斯直接安排去当炮灰,那朝俄友谊的小船,还不一脚就翻了。
总之,这次朝军的出镜,或许和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太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打破不少傲慢与偏见。
从俄罗斯最近发出的这几个视频中,咱们也能看出来,虽然开头结尾他们依旧要还一点“恩情”,但朝鲜军人确实是在认真实践着一场现代战争...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