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芦声笛韵
春日的六安,阳光洒在街头巷尾,老百姓的茶余饭后,总绕不开一个话题——反腐。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打虎拍蝇”的力度有增无减,老百姓看在眼里,也愈发坚信:贪腐分子藏得再深,也逃不过党纪国法的铁拳。
2025年4月1日,六安市纪委监委一纸通报,让金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永国的名字冲上了本地热搜。通报里短短几行字,却字字千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消息一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感叹:“早该查了!”
秦永国是谁?翻开他的履历,倒像是一部扎根基层的“奋斗史”。1986年,年仅18岁的他从学校毕业,走进六安平桥乡三里岗小学当起了老师。三尺讲台上,他或许也曾怀着教书育人的初心。两年后,他调任县级六安市委办科员,从此踏入仕途。
此后30多年,他的职位一路攀升:从市委机要局局长到乡镇镇长、乡党委书记,再到街道党工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交通运输局局长,最终在2021年坐上了金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位置。
单看这份履历,秦永国似乎是个“能吏”。他在金安区多个关键岗位辗转,尤其在交通局局长任上一干就是7年。老百姓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局长的权力有多大?从道路规划到工程招标,从项目审批到资金拨付,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油水”聚集地。秦永国在这位置上待了这么久,若真动了歪心思,捞钱的机会可不少。坊间传言,他任职交通局长期间,金安区多条道路修建曾被指“质量差”“工期拖”,甚至有人质疑“钱花哪儿了”。如今回头看,这些抱怨或许早埋下了伏笔。
秦永国的落马,让人不禁联想到六安乃至安徽近年来的反腐风暴。就在同一天,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子球也被通报接受调查,而他的案子更是由省纪委监委指定异地管辖,交予安庆市纪委监委办理。异地办案的“破局”手段,显然是为了打破地方“关系网”,足见反腐的深意。再往前数,金安区民政系统、交通系统也曾有多名干部被查。比如2023年,金安区某街道办主任因虚报民生工程资金被处分;2024年,一名交通局科长因插手工程项目收受好处费被判刑。这些案例连起来看,像一张逐渐收紧的网,而秦永国或许是这张网中“分量”最重的一条鱼。
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往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秦永国当过交通局长,管的是修路架桥;做过民政局长,经手的是扶贫救济;到了开发区,抓的是招商引资。这些领域,哪一项不是关乎民生福祉?若真如通报所言“严重违纪违法”,他损害的不仅是政府公信力,更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举个例子,开发区招商引资中若存在利益输送,企业可能凭关系而非实力拿到项目,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就业机会流失;交通工程若偷工减料,坑洼的道路便会成为百姓出行的隐患。常有司机感叹:“以前总觉得路修得慢、质量差是能力问题,现在才明白,可能是有人把良心修没了!”
回到纪委的通报,短短一句话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调查取证。六安市纪委监委的措辞简洁却严厉——“严重违纪违法”六个字,几乎涵盖了从贪污受贿到滥用职权的所有可能。有反腐专家分析,这类通报往往意味着已掌握确凿证据,后续或将牵扯出更多人员或案件。值得关注的是,秦永国被查的消息由六安市纪委监委直接发布,而非更高层级部门,这说明地方反腐机制正在高效运转,也印证了“反腐没有死角”的承诺。
从小学教师到副处级干部,秦永国的故事本该是一部励志剧,却因贪欲蒙心成了反面教材。他的经历警示所有人: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一方,用不好反噬自身。如今,金安区的老百姓正等着看调查结果——那些被贪腐侵蚀的民生工程能否得到补救?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利益链条能否被彻底斩断?
反腐没有休止符。秦永国的落马,既是党纪国法的胜利,也是民心的胜利。老百姓的期待很简单:希望每一分税款都花在明处,希望每一个干部都干干净净。正如一位网友在新闻下的留言:“查得好!蛀虫不除,大树难安。”这朴素的愿望,正是国家反腐倡廉最坚实的底气。
(本文重在倡导反腐正能量,重申国家反腐之决心,增强人们之信心,不针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写作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请读者理智阅读)
#反腐倡廉查贪官##发优质内容享分成##我在头条重逢老友##严打贪污腐败##头条深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