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大批美国企业撤离俄罗斯市场。然而,如今局势发生变化,部分美国公司渴望重返俄罗斯,却发现自己已被排除在外,重返俄市场的道路异常艰难。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俄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18日在莫斯科明确表示,美国公司如果希望重返俄罗斯,唯一可行的方式是与俄罗斯本土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这意味着美企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在俄独立开展业务,而是必须接受俄方制定的新游戏规则。
尽管美国政府对俄罗斯施加了多轮制裁,但超过150家美国公司仍在俄开展业务,其中75%的企业已在俄经营超过25年。这些企业在过去几年里,不仅经历了市场萎缩、供应链受阻,还遭遇了来自本土竞争者的挑战。如今,即便它们希望回归,也已失去了市场主导权。
俄美关系的冰封不仅限于商业层面,政治对话也处于极度敏感的状态。德米特里耶夫承认,尽管双方仍在讨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但目前的对话仅限于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而非具体项目。这意味着,在俄美政治僵局未解的情况下,经济合作的恢复仍然遥遥无期。
西方企业离开俄罗斯市场后,本土企业迅速填补了空缺,俄罗斯政府也加大了对国产品牌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的企业趁势而入,逐渐取代了美国企业留下的市场份额。如今,美国公司即便想要重返,也不得不面对这些新兴竞争者。
此外,俄罗斯近年来大力推动“去美元化”战略,以降低对西方经济体系的依赖。俄中贸易额持续攀升,卢布和人民币的直接结算比例大幅上升,使得美国金融机构在俄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企业的回归意愿即便强烈,实际操作上也面临重重阻碍。
同事尽管一些美国企业对俄罗斯市场依然有兴趣,但华盛顿的政策并未松动。美国政府仍在强化对俄制裁,并不断施压盟友加码限制俄经济发展。对于希望重返俄罗斯的美企而言,必须在企业利益与政府政策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俄罗斯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强硬。俄政府明确表示,对于那些在制裁期间撤离的西方企业,不会轻易允许它们重新进入市场。即便给予机会,也需要它们接受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并让出更多利益给本土合作伙伴。这表明,俄罗斯已经不再依赖西方资本,而是转向更具战略价值的伙伴。
从长远来看,俄美经济关系的修复将取决于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如果美俄关系持续对立,美国企业将越来越难以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而俄罗斯则会加速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削弱美国的经济影响力。
面对这样的局势,美国企业要想回归俄罗斯市场,恐怕需要的不仅是商业谈判,更是华盛顿政策的重大调整。然而,在当前全球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一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俄美经济关系的裂痕,或许已经难以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