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购来的商品不满意,自然可以和商家好好沟通。可近日,家住南京雨花台区的高女士却有了一次“吃苍蝇”般难受的购物经历,甚至还面临被起诉的尴尬境地。
今年年初,高女士突然收到了一份民事起诉状,自己被一家淘宝店主起诉。高女士虽然感觉不可思议,但也决定拿起法律武器进行“反击”。
这一次购物要追溯到去年12月初,高女士通过专门从事代购的淘宝商家选中了一件韩国品牌的羽绒服。在购买之前,高女士曾和客服进行过详细的沟通,对方明确表明这件衣服是韩国制造。然而下单几天后,商家将代买的衣服拍照发给高女士确认时,问题出现。
南京市民高女士
说是拿到货了,要从韩国寄过来,可我看水洗标,是madein china,和我们之前约定的不一样,之前约定的是made in korea。货不对板,我不能接受。
代购商家与韩国经销商也进行了沟通,最后给到高女士的解释是,服装的面料为韩国生产,对于这样的解释,高女士显然无法接受。
南京市民高女士
说面料是韩国的,我觉得我下单前就跟客服明确是韩国制造,如果不一定是韩国制造,那可以明确告诉我,我自己承担。并不是说哪一国制造的不好,中国和韩国的都很好,但我买之前说了要韩国制造,那就不能欺骗我。
多次协商后,代购的淘宝商家依旧坚持将衣服发给高女士,无奈的高女士只好申请淘宝客服介入,淘宝客服工作人员在调查后认为高女士在此次购物过程中没有过错,于是告知高女士拒收衣服,并将此前支付的货款退还给了高女士。
南京市民高女士
淘宝客服觉得是商家的原因,把790元款全部退给我。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然而没过多久,高女士就接到了法院的电话。原来淘宝代购的商家以恶意申请退货退款为由,将高女士告上了法院,要求高女士赔偿代购方相关损失,以及诉讼费、律师咨询费等共计1145元。对此,高女士十分气愤。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消费者询问时,商家明确回复产品是在韩国生产,但是最终发现并不是如此,对于消费者而言构成欺骗行为,消费者要求退货退款是合理的。此外,相关法规也有“7天无理由退换”等条款。商家虽然会提出“代购商品不退不换”,但这种要求明确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者不构成约束。
律师建议,高女士应当将自己当初和商家的聊天记录,以及相关照片证据及时提交给法院,并据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法律上来说,应当去出庭应诉,而关于律师费,应当按照谁请律师谁承担的原则,如果对方是恶意起诉,存在侵权行为,消费者也可以提出要求商家承担相关损失,具体的情况,法院在进行审理时,会根据相应情况进行判断。